[实用新型]一种电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44623.8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5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杨笃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倍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9/0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卢鸳凤 |
地址: | 3176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片 电散热器 主管 散热 金属翅片 加热管 支板 机械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波纹状结构 散热效果 正对设置 侧面 顶点处 支撑脚 贴合 相背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散热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电散热器适用性差的问题。本电散热器包括正对设置的散热片一与散热片二,散热片一与散热片二均由若干散热支板构成,且散热片一内的各散热支板与散热片二内的各散热支板正对设置,散热片一与散热片二之间设有主管一与主管二,主管二位于主管一的上方且在主管二与主管一之间插设有加热管,主管一与主管二之间设有带波纹状结构的金属翅片,金属翅片与散热片一的内侧面、散热片二的内侧面以及加热管均相贴合,散热片二与散热片一相背一侧的四个顶点处均设有垂直于散热片二的支撑脚。它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适用性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散热器,尤其涉及一种电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冬天天气寒冷的季节里,在南方大部分地方都是采用空调来调节温度,但在北方基本上都是采用散热器来作为取暖的设备,因此北方大部分地方具有暖气和热水供应,只需将暖气或热水通过散热器中,再经散热器散发到房间中就可以提高室内的温度。传统的散热器是摆放在屋内使用的,但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导致人们购买的物品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屋内空间逐渐缩小,这就导致传统的散热器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现有的居住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散热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散热量以及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散热器,包括正对设置的散热片一与散热片二,所述的散热片一与散热片二均由若干散热支板构成,且散热片一内的各散热支板与散热片二内的各散热支板正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片一与散热片二之间设有主管一与主管二,主管二位于主管一的上方且在主管二与主管一之间插设有加热管,所述的主管一与主管二之间设有带波纹状结构的金属翅片,金属翅片与散热片一的内侧面、散热片二的内侧面以及加热管均相贴合,所述的散热片二与散热片一相背一侧的四个顶点处均设有垂直于散热片二的支撑脚。
本电散热器在使用时是立起来使用的,它通过主管一与主管二以及加热管形成工字型的骨架并以此来形成能够使电散热器立起来使用的支撑,散热片一及散热片二与屋内地面相垂直从而来形成与整个屋内高度相匹配的散热,同时在主管一与主管二之间设置金属翅片,利用金属翅片来增加热的传导,提高散热效果。另外,通过在散热片二与散热片一相背一侧的四个顶点处设置垂直于散热片二的支撑脚使得本散热器可以安装在屋内的墙面或是立柱上使用,只需在墙面或是立柱上相应开四个安装槽使四个支撑脚插入即可。这样的设置可以更好地提高适用性,即使是屋内空间狭窄时也可以使用。
在上述的电散热器中,所述的散热支板呈长条状且竖直设置,所述的金属翅片数量为三个且由上至下分布。
由于本电散热器是立起来用的而散热支板又是呈长条状的,而金属翅片又无法相对应地做的那么大,因此将金属翅片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且由上至下分布,使各金属翅片组合而成的大小能够尽可能地提高散热量。
在上述的电散热器中,所述的加热管的下端部连接有能够对加热管内的水进行加热并控制加热温度的控制器。
通过控制器对加热管内的水进行加热并控制温度,这样用户就可以对室内的温度进行控制,使得本电散热器更加智能。
在上述的电散热器中,所述的主管一的两端与主管二的两端之间分别套接有窗板,所述的散热片一与散热片二之间分别焊接固定有若干连接片,所述的窗板通过穿过窗板并与连接片螺纹连接的螺钉形成固定。
在主管一的两端与主管二的两端分别套接窗板主要是为了将整个电散热器的两侧给封闭起来,这样可以将金属翅片给隐藏起来,从而使得外型比较美观。而由于主管一与主管二之间并未有能够固定窗板的结构,因此在散热片一与散热片二之间焊接固定连接片,利用螺钉穿过窗板并螺纹连接在连接片上而使窗板得到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倍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倍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46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