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龙门吊滚轮锁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41699.5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3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倪紫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翔煌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9/18 | 分类号: | B66C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轮固定块 横梁 支架 本实用新型 电动伸缩柱 龙门吊滚轮 锁止装置 移动轮组 半圆环 传动链 移动板 滚轮 安全性隐患 机械化操作 表面设置 对称设置 功能结合 人为误差 升降功能 收缩功能 远离移动 左右两侧 挂钩 固定块 固定性 橡胶层 滑轨 滑块 轮组 全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龙门吊滚轮锁止装置,包括横梁、移动板和滚轮固定块,所述横梁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移动轮组,且横梁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支架,所述移动轮组远离横梁的一侧设置有传动链,所述传动链远离移动轮组的一侧设置有挂钩,所述支架远离挂钩的一侧设置有开关,所述支架的两侧表面设置有滑轨。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柱和移动板实现两个半圆环滚轮固定块的升降功能;第二电动伸缩柱和滑块实现两个半圆环滚轮固定块的收缩功能;两者功能结合即实现滚轮的固定性能,滚轮固定块表面的橡胶层增加了固定块与滚轮之间的阻力,固定性加强,全程机械化操作,避免人为误差操作带来的安全性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龙门吊滚轮锁止装置。
背景技术
龙门吊是用来对物料进行起重、运输和安装作业的机械,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它能减轻体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安全生产的传统而重要的辅助机械,且龙门吊在工厂、港口、建筑工地等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特别是现代化、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各种专门用途的龙门吊相继产生,许多重要的部门中,它已经不仅仅是生产过程中的辅助机械,它的发展更是对国民经济建设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滚轮锁止装置是龙门吊中的关键部件之一,现有的滚轮锁止装置的生产工艺虽在不断纯熟,但仍有部分不足待改进。
现有技术的龙门吊滚轮锁止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目前龙门吊滚轮锁止装置大多是通过在滚轮两端打孔并插入锁止销来实现锁止功能,龙门吊运输物料时需先把两边的锁止销拔出才能解锁,运输至目的地需要将锁止销插入才能锁止,操作及其不方便且费时费力,因人工插销插入深度难以保证,有时因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导致龙门吊稳固性不佳,容易出现安全事故;2、龙门吊多用于工厂、港口等领域,环境恶劣且地面多沙石,容易对滚轮的内部结构造成损害从而缩短滚轮的使用寿命,需要频繁更换,而目前的滚轮锁止装置大多与滚轮为一体式结构,滚轮更换时需更换整套滚轮锁止装置,增加了龙门吊的运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龙门吊滚轮锁止装置,具有操作简单、稳固性能好、滚轮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龙门吊滚轮锁止装置,包括横梁、移动板和滚轮固定块,所述横梁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移动轮组,且横梁的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支架,所述移动轮组远离横梁的一侧设置有传动链,所述传动链远离移动轮组的一侧设置有挂钩,所述支架远离挂钩的一侧设置有开关,所述支架的两侧表面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支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动伸缩柱,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柱的底端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一侧设置有滑块,且滑槽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柱,所述滑块的下方设置有滚轮固定块,所述滚轮固定块的内侧表面嵌入设置有橡胶层,所述支架的底端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减震层,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柱与开关、第一电动伸缩柱与压力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与第二电动伸缩柱之间均通过PLC控制器控制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架与第一电动伸缩柱之间通过伸缩柱安装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架分为两部分,所述上端部分为实心,所述下端部分为空心。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滚轮固定块、滑块与第二电动伸缩柱、支架与开关以及移动板与第二电动伸缩柱之间均通过安装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包覆在柔性材料层内部。
优选的,所述滚轮固定块的底部设置有阻力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翔煌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翔煌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16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