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窗洞口混泥土抱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40764.2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0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伟;蔡学如;巩书云;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02 | 分类号: | E06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窗洞口 混泥土 箍筋 横筋 墙体 钢筋框架 框结构 抗震性 收口 本实用新型 防水效果 捆绑连接 钢副框 抹灰 国字 纵筋 穿插 浇筑 预留 混凝土 平行 门窗 | ||
一种门窗洞口混泥土抱框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墙体中预留了门窗洞口,所述的门窗洞口的四周设有混泥土抱框,所述的混泥土抱框内设有钢筋框架,所述的钢筋框架由纵筋、横筋和国字框箍筋组成,所述的综筋、横筋的两端穿插于墙体之中,所述箍筋一端捆绑连接在综筋和横筋上,所述箍筋的另一端安装于墙体中。本实用新型将门窗洞口浇筑成抱框形式,使其门窗钢副框安装完毕后与混凝土抱框保持平行,减少内窗口收口方式及抹灰量,防止外窗口防水效果,且抗震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行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门窗洞口混泥土抱框结构。
技术背景
现有的内外墙门窗洞口施工过程中,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采用发泡聚氨酯和密封胶进行防水,但由于其缝隙大小不一,发泡聚氨酯不易完全填充缝隙,密封胶容易老化,故达不到长久防水的效果,造成门窗处的渗漏,后期维修不方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密封问题。因此研发一种不依赖密封胶密封门窗缝隙的技术很有必要。
本公司研发的一种门窗洞口混泥土抱框结构,其作用为弥补门窗等制作安装时产生的误差,门洞或窗洞尺寸的不规整,达不到门窗的安装效果,本工艺根据误差大小,改变抱框的宽度,可以使门窗安装紧凑得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将门窗洞口浇筑成抱框形式,使其门窗钢副框安装完毕后与混凝土抱框保持平行,可以使门窗安装紧凑得当。减少内窗口收口方式及抹灰量,防止外窗口防水效果,且抗震性强。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窗洞口混泥土抱框结构,一种门窗洞口混泥土抱框结构,包括墙体、门窗洞口和混泥土抱框,其特征是所述的墙体中预留了门窗洞口,所述的门窗洞口的四周设有混泥土抱框,所述的混泥土抱框内设有钢筋框架,所述的钢筋框架由纵筋、横筋和箍筋组成,所述的纵筋、横筋的两端穿插于墙体之中,所述箍筋一端捆绑连接在纵筋或横筋上,所述箍筋的另一端安装于墙体中;所述门窗洞口混泥土抱框浇灌成型后,在洞口混泥土抱框的上端安装过梁,使门窗洞口紧凑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门窗洞口混泥土抱框结构,其作用为弥补门窗等制作安装时产生的误差,门洞或窗洞尺寸的不规整,达不到门窗的安装效果,本工艺根据误差大小,改变抱框的宽度,可以使门窗安装紧凑得当。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钢筋连接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门窗洞口混泥土抱框结构,包括墙体(1)、门窗洞口(2)和混泥土抱框(3),其特征是所述的墙体(1)中预留了门窗洞口(2),所述的门窗洞口(2)的四周设有混泥土抱框(3),所述的混泥土抱框(3)内设有钢筋框架(8),所述的钢筋框架由纵筋(4)、横筋(5)和箍筋(6)组成,所述的纵筋(4)、横筋(5) 的两端穿插于墙体之中,所述箍筋一端捆绑连接在纵筋(3)或横筋 (6)上,所述箍筋的另一端安装于墙体(1)中;所述门窗洞口混泥土抱框(3)浇灌成型后,在洞口混泥土抱框(3)的上端安装过梁(7),使门窗洞口紧凑牢固。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07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收纳功能的保险柜
- 下一篇:铝包木外开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