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40635.3 | 申请日: | 2017-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8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 发明(设计)人: | 万佳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投资(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4/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谈晨雯 |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公端端子 母端端子 公端连接器 母端连接器 连接器 连接器总成 第二端部 第一端部 电流损耗 功率损耗 信号丢失 电连接 总成本 卡簧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总成,包括:公端连接器,母端连接器,位于公端连接器中的第一公端端子,位于母端连接器中母端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公端端子与所述母端端子的第一端部以卡簧的方式连接,还包括第二公端端子,所述第二公端端子与所述母端端子的第二端部电连接。具有如下优点:降低了对配传输产生的电流损耗和信号丢失;2)降低了功率损耗;3)减轻了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件,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提供电气连接的连接器总成。
背景技术
连接器被应用在很多技术领域的产品中,用来传递两个模块或有源器件之间的信号或电流。传统的连接器系统内部一般公端连接器集成在一模块上,其公端端子和母端端子相接触,母端端子另一端咬合线束,通过线束和另一个模块或有源器件相连。通过这样地连接,可以将各职能独立设计的模块之间相互处理信号和控制电流。其缺点是:当两个模块或有源器件的安装位置十分靠近时或者该两个独立设计的模块计划相互安装,上述传统的设计就产生了线束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满足两个模块(或有源器件)的安装位置十分靠近时或者该两个模块计划相互安装时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总成,包括公端连接器,母端连接器,位于公端连接器中的第一公端端子,位于母端连接器中母端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公端端子与所述母端端子的第一端部以卡簧的方式连接,还包括第二公端端子,所述第二公端端子与所述母端端子的第二端部电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二公端端子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引脚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压装在所述母端端子的第二端部处。
较佳地,所述第一公端端子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引脚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母端端子的第一端部以卡簧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引脚部与所述第二引脚部为同样的结构。
较佳地,所述第二引脚部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有源器件相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二公端端子为压接式引脚结构。
较佳地,所述第二公端端子通过压接的方式与有源器件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前述连接器总成的变速器控制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总成具有如下优点:1)减少了公端母端连接器的对配次数,降低了对配传输产生的电流损耗和信号丢失;2)降低了功率损耗;3)减轻了重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公端端子、母端端子以及第二公端端子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零部件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第一公端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第二公端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并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现的连接器总成。
实施例1
当两个模块或有源器件需要彼此电气连接时,如果他们的安装位置彼此十分靠近或者该两个独立设计的模块(有源器件)计划彼此相互安装,那么现有的通过线速连接的设计就会产生大量的线束浪费和电流损耗等不足。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两个独立模块彼此十分靠近或者计划相互安装的前提下,可以取消线束并减少一个母端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投资(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投资(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406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复合连接器组件及其光电复合插座
- 下一篇:一种防滑型适配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