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泥石流地质灾害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39280.6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7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磐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控系统 泥石流 地质灾害 本实用新型 三种模式 供配电子系统 自然灾害监测 自适应切换 自组织通信 监测系统 接收系统 控制通信 探测距离 移动通信 用户终端 雨量监测 预警雷达 自动探测 灾害 卫星通信 多光谱 灵敏度 突变型 重量轻 耗能 山洪 选配 降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泥石流地质灾害监控系统,涉及灾害监控系统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用户终端、接收系统、预警雷达、多光谱监测系统、供配电子系统和控制通信子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泥石流地质灾害监控系统性能稳定、耗能低、灵敏度高、重量轻、探测距离远,能够自动探测到速度高达到300km/h的物体,可以准确识别降雨程度和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产生,同时解决了现代突变型自然灾害监测技术中雨量监测和泥石流识别两大难题;进一步,监控系统支持自组织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三种模式,三种模式之间可自适应切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配不同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灾害监控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泥石流地质灾害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由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已达200亿元,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主要发生在西南地区。针对滑坡、泥石流的监测仪器也由过去的人工皮尺监测过渡到仪器监测,监测仪器也正向精度高、性能佳、适应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的方向发展。现有的地质灾害仪器监测技术还不成熟,还存在着监测成功率低、误报率高、监测设备重量和体积过大、耗能高等缺点。如何设计一种监测成功率高、重量轻、耗能低的泥石流地质灾害监控系统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监测成功率高、重量轻、耗能低的泥石流地质灾害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泥石流地质灾害监控系统,包括预警监控系统和终端系统;
所述终端系统包括用户终端和接收系统;所述接收系统和用户终端进行数据连接;
所述预警监控系统包括预警雷达、多光谱监测系统、供配电子系统和控制通信子系统;所述预警雷达和多光谱检测系统用于对降雨过程及山区地表变形进行实时扫描;所述控制通信子系统包括接口单元、中心控制单元、存储单元和通信模块;所述控制通信子系统通过接口单元和预警雷达、多光谱监测系统、供配电子系统连接;所述预警雷达和多光谱检测系统检测到的数据通过接口单元传输到中心控制单元;所述中心控制单元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运算,并通过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至终端系统的接收系统;所述供配电子系统为预警雷达、多光谱监测系统及控制通信子系统供电。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泥石流地质灾害监控系统,所述的通信模块包括自组网通信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和卫星通信模块,自组网通信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和卫星通信模块分别形成自组织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三种通信模式,且三种通信模式之间进行自适应切换;所述接收系统包括与自组网通信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卫星通信模块分别对应的自组网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终端、卫星通信终端。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泥石流地质灾害监控系统,所述的多光谱监测系统包括搜索红外传感器、CCD摄像机、激光测距机和非制冷热像仪。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泥石流地质灾害监控系统,所述的供配电子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电池管理单元,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都和电池管理单元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泥石流地质灾害监控系统性能稳定、耗能低、灵敏度高、重量轻、探测距离远,能够自动探测到速度高达到300km/h的物体,可以准确识别降雨程度和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产生,同时解决了现代突变型自然灾害监测技术中雨量监测和泥石流识别两大难题。
进一步,监控系统支持自组织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三种模式,三种模式之间可自适应切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配不同模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通信子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供配电子系统的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磐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磐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392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