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冲击振动的高阻尼隔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38174.6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6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孙亮明;刘汉赋;黄威;刘晓艳;周连江;赵寒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3/00 | 分类号: | F16F13/00;F16F7/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沈小川 |
地址: | 43007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形橡胶块 高阻尼隔振器 防冲击振动 隔振腔 阻尼器 环绕设置 冲击式 上基板 下基板 本实用新型 冲击能量 快速恢复 力学性能 平衡位置 倾斜设置 上固定块 下固定块 组合结构 平行 消耗 优化 | ||
一种防冲击振动的高阻尼隔振器,包括平行的上基板(2)和下基板(6),二者之间形成隔振腔,隔振腔的中部设有阻尼器(1),隔振腔内沿阻尼器(1)环绕设置有若干梯形橡胶块(4),梯形橡胶块(4)沿中心向外倾斜设置,并且内侧高、外侧低,梯形橡胶块(4)的顶部通过上固定块与上基板(2)固定连接,底部通过下固定块与下基板(6)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冲击振动的高阻尼隔振器,其中心的阻尼器和环绕设置的梯形橡胶块的组合结构,具有优化的空间尺寸和力学性能,能够迅速消耗冲击式机器的冲击能量,使冲击式机器快速恢复到平衡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冲击振动的高阻尼隔振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各种生产活动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大量动力机器的投入加工生产使生产效率越来越高,但是动力机器的正常运行阶段会引起厂房内地面或物件明显的晃动,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精密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也对周边建筑物造成了影响。尤其一些大型的冲击式机器正常运行阶段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振动问题,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其振动对环境的影响必须要得到治理,但已有减隔振装置多存在结构复杂、成本昂贵、实施条件受限等问题,因此亟待提出一种切实有效的减隔振措施来减轻冲击振动引起的环境振动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冲击振动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以及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防冲击振动的高阻尼隔振器,其采用周向倾斜式梯形橡胶块和中心直立式阻尼器相结合的结构,整个装置结构紧凑、布置优化、受力均衡、承载力高,并具有优良的减振隔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冲击振动的高阻尼隔振器,所述高阻尼隔振器包括平行的上基板(2)和下基板(6),所述上基板(2)和下基板(6)之间形成隔振腔,所述隔振腔的中部设有阻尼器(1),所述阻尼器(1)的上端、下端分别与上基板(2)、下基板(6)相连接,所述隔振腔内沿阻尼器(1)环绕设置有若干梯形橡胶块(4),所述梯形橡胶块(4)的上边短、下边长,所述梯形橡胶块(4)沿中心向外倾斜设置,并且内侧高、外侧低,所述梯形橡胶块(4)的顶部通过上固定块与上基板(2)固定连接,底部通过下固定块与下基板(6)固定连接。
一种防冲击振动的高阻尼隔振器,所述上固定块由两块平行的上竖板(3)和一块上斜板(8)固定连接成“倒T型”结构,所述下固定块由两块平行的下竖板(5)和一块下斜板(9)固定连接成“T型”结构,所述上斜板(8)和下斜板(9)相平行,且与梯形橡胶块(4)的倾角及倾斜方向相同,所述梯形橡胶块(4)的两个梯形侧面分别与上斜板(8)和下斜板(9)固定连接,所述上竖板(3)的顶部与上连接板(2)固定连接,所述下竖板(5)的底部与下连接板(6)固定连接。
一种防冲击振动的高阻尼隔振器,所述梯形橡胶块(4)为四块,沿阻尼器(1)中心对称设置。
一种防冲击振动的高阻尼隔振器,所述梯形橡胶块(4)为等腰梯形,其两腰与底边的夹角为60°~80°。
一种防冲击振动的高阻尼隔振器,所述梯形橡胶块(4)与下基板(6)的倾角为10°~60°。
一种防冲击振动的高阻尼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阻尼隔振器还包括上锚固棒(10)和下锚固棒(11),所述上基板(2)和下基板(6)上分别设有螺栓孔,所述上锚固棒(10)和下锚固棒(11)分别通过穿过螺栓孔的锚固螺栓(7)与上基板(2)和下基板(6)固定连接。
一种防冲击振动的高阻尼隔振器,所述阻尼器(1)为粘滞阻尼器。
一种防冲击振动的高阻尼隔振器,所述梯形橡胶块(4)为多层等厚的橡胶板与薄钢板组合组成,所述梯形橡胶块(4)的最外层为橡胶保护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381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振参数可调的六维稳定方舱
- 下一篇:一种大型机械设备用电机机头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