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交感神经射频专用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35823.7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6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兵;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兵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孙家丰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体 前端部 绝缘涂层 射频 交感神经 穿刺针 弯折 针芯 倾斜方向相反 交感神经链 胸膜 射频操作 弯折方向 穿刺 针体座 针芯座 刺破 肋骨 贴合 小头 圆钝 治疗 | ||
一种胸交感神经射频专用穿刺针,包括针体(2)和针芯(6),针体成管状,后端有一个针体座(3),外面被覆着绝缘涂层(8),前端部无绝缘涂层;针芯的后端有一个针芯座(5)。针体的无绝缘涂层的前端部(1)相对于针体的其余部分弯折成160°~165°的夹角(a),针体的前端面的倾斜角(b)为60°~65°,针体的前端部弯折方向与针体的前端面的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进行CT引导下胸交感神经链穿刺射频热凝治疗时,由于针体的前端面的倾斜角为60°~65°,尖端较为圆钝,可防止刺破胸膜,针体的前端部弯折成160°~165°的夹角,易与肋骨小头的相贴合,可使射频操作更为精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的结构,一种胸交感神经射频专用穿刺针。
背景技术
射频热凝毁损交感神经节技术可用于复杂性局部痛综合征(CRPS)、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下部胸椎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术后灼痛、胸廓出口综合症、外伤性颈部综合症、胸背部痛、末梢神经障碍、类风湿性关节炎、多汗症、微循环障碍等病症的治疗,射频调整或毁损破坏交感神经节的技术操作简单、安全,目前已基本代替了创伤大的外科切除交感神经节手术。但是,胸交感神经链位于胸椎椎体后外侧缘,自上而下行走于胸肋关节附近的小骨小头前方,在壁胸膜外紧贴在壁层胸膜上,现有的射频针针尖锐利,进行胸交感神经射频穿刺时极易刺破胸膜造成气胸并发症,从而大大限制了胸交感神经射频技术的临床推广应用。中国专利201320775564.3(授权公告号 CN203555829U,授权公告日2014.04.23.)记载了一种射频穿刺针,该文件的背景技术中讲到“现有的射频穿刺针……在针管的非工作的表面套有一个厚度为0.1mm的高分子材料绝缘套”,该文件的发明内容中讲到“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射频穿刺针……针管的非工作的表面喷涂有特氟龙涂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专用于胸交感神经链射频治疗的穿刺针,一种胸交感神经射频专用穿刺针,可以减少穿刺操作时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并能使针尖更好地贴靠弯曲的肋骨小头,使射频治疗能更加安全、有效。
这种胸交感神经射频专用穿刺针包括针体和针芯,针体成管状,针体的前端面为斜面,针体的后端有一个针体座,针体的外面被覆着绝缘涂层,针体的前端部无绝缘涂层;针芯的后端有一个针芯座,针芯可从针体的后端插入针体中,针芯全部插入针体中后,针芯的前端与针体的前端平齐;针体的无绝缘涂层的前端部相对于针体的其余部分弯折成160°~165°的夹角,针体的前端面的倾斜角为60°~65°,针体的前端部弯折方向与针体的前端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进行CT引导下胸交感神经链穿刺射频热凝治疗时,可通过CT图像设计穿刺路径,测量出射频穿刺针需穿刺的深度、角度,将射频穿刺针在CT的引导下穿刺至肋骨小头的壁胸膜外,由于这种胸交感神经射频专用穿刺针的针体的前端面的倾斜角为60°~65°,尖端较为圆钝,可防止刺破胸膜,针体的前端部弯折成160°~165°的夹角,易与肋骨小头相贴合,可使射频热凝治疗部位更为精准。
附图说明
图1为胸交感神经射频专用穿刺针的结构图;
图2为针体的结构图;
图3为针芯的结构图;
图4为图2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胸交感神经射频专用穿刺针穿刺到位时的CT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兵,未经黄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358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压陡脉冲消融的心电同步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手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