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LED感应灯具老化测试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33258.0 | 申请日: | 2017-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1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治法;李金红;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耀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44 | 分类号: | G01R31/44;G01M11/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44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架 传动齿轮 感应板 链条 感应灯具 老化测试 立式支架 驱动马达 控制器 滑动块 驱动传动齿轮 无线传输单元 移动控制设备 横向安装 滑动连接 控制芯片 水平滑动 第一端 | ||
一种用于LED感应灯具老化测试的装置,包括:立式支架、感应板8、滑动架以及移动控制设备9;所述滑动架横向安装在立式支架之间;所述感应板8安装在滑动架上,与滑动架滑动连接,沿滑动架水平滑动;所述滑动架内部包括:滑动块5、链条4、传动齿轮3、驱动马达2以及控制器1;所述滑动块5第一端与链条4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感应板8连接;所述传动齿轮3,与链条4连接,带动链条4运动;所述驱动马达2,与传动齿轮3连接,驱动传动齿轮3工作;所述控制器1,包括:无线传输单元12和控制芯片11。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LED感应灯具老化测试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LED照明灯具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用到LED灯具的照明,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投光灯具慢慢的被LED感应灯具所替代,例如LED感应投光灯大量用于单体建筑,历史建筑群外墙照明,大楼内光外透照明, 亮点LED投光灯大量用于室内局部照明、绿化景观照明、广告牌照明、医疗文化等专门设施的照明,酒吧、舞厅等娱乐场所气氛照明等。恶劣的安装环境对LED感应投光灯具的要求非常高,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感应器失效,灯具照明不良等现象,作为产品提供方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老化测试装置来模拟此不良现象,从而杜绝不良品的流出。LED感应灯具的老化测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测试,通过老化测试可以尽早发现LED感应灯具在长期使用中可能产生的光衰、色温变化等故障,有利于提升产品性能的稳定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LED感应灯具老化测试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LED感应灯具老化测试的装置,包括:立式支架、感应板8、滑动架以及移动控制设备9;所述滑动架横向安装在立式支架之间;所述感应板8安装在滑动架上,与滑动架滑动连接,沿滑动架水平滑动;所述滑动架内部包括:滑动块5、链条4、传动齿轮3、驱动马达2以及控制器1;所述滑动块5第一端与链条4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感应板8连接;所述传动齿轮3,与链条4连接,带动链条4运动;所述驱动马达2,与传动齿轮3连接,驱动传动齿轮3工作;所述控制器1,包括:无线传输单元12和控制芯片11;所述无线传输单元12的输入端与移动控制设备9通讯连接,输出端与控制芯片11连接,接收移动设备的控制命令,将控制命令传输到控制芯片11;所述控制芯片11与驱动马达2电连接,控制驱动马达2工作。
作为优选,还包括温度控制器6,所述温度控制器6第一端感应板8电连接,检测感应板8温度第二端与控制芯片11电连接,将检测到的温度信号传输至控制芯片11。
作为优选,所述立式支架底部安装有滑动轮。
作为优选,所述感应板8为模拟人体温度,向外发出红外光的感应板8,感应板8内置加热装置7,加热装置7与所述控制芯片11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感应板8的温度范围为35°-45°。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架的两端均安装有限位器,与控制芯片11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链条4和传动齿轮3,替换为传送带和传动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配合灯具放置架通过感应板8的来回运动,发出与人体相近的温度,来模拟真实的人体感应,从而大大减少了老化测试中人员的参与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控制结构图;
图中:1-控制器,11-控制芯片,12-无线传输单元,2-驱动马达,3-传动齿轮,4-链条,5-滑动块,6-温度控制器,7-加热装置,8-感应板,9-移动控制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耀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耀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332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