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调节中性笔外壳及中性笔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31460.X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4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柴广成;王孙仝;田鹏豪;蒙建康;凌彬彬;何玉梅;李玉玉;付厚坤;徐正周;杨光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43K3/00 | 分类号: | B43K3/00;B43K23/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马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脱套 中性笔 按动 弹簧 笔台 上托 固定孔 限位头 侧托 伸入 竖杆 通孔 本实用新型 开口朝上 两端封口 内部中空 外壳主体 一端设置 笔芯 杆状 固接 卡头 桶状 下端 下卡 容纳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适应不同长度笔芯的自调节中性笔外壳,及使用了该外壳的中性笔。该中性笔外壳包括构成外壳主体的托笔部和容笔部;容笔部内设置有上托件和防脱套,上托件由上部的竖杆和下部的卡头构成,防脱套为开口朝上的桶状,上托件的竖杆外套有第二弹簧,卡头容纳于防脱套内,防脱套内设置有凸出于其内壁的限位头,限位头拦挡于卡头上方;防脱套下端固定连接有一置笔台,置笔台的两侧设有侧托件和按动套,按动套两端封口内部中空且一端设置通孔,侧托件的一端与置笔台的侧面固接,另一端由该通孔伸入按动套内,伸入部分为杆状且套有第一弹簧;容笔部的两侧还设置有若干固定孔,按动套可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卡于固定孔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适应不同长度的笔芯的自调节中性笔外壳,以及使用了该自调节中性笔外壳的中性笔。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关注度重新从电子输入转移到手写输入,中性笔的使用程度和销售情况再次迎来了一片大好形势。由于现有教育尚不能做到全面覆盖电子化,书写仍然是学生最主要的文字输入方法。而且一个人的书写水平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因此手写在日常生活中仍然是无法取代的。我国在中性笔外壳的设计与生产中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与广阔的市场,依赖于中国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和大批有着新颖设计思想的设计师的帮助下,中性笔外壳的种类也日益繁多。但现有市场存在着以下问题,由于大多数的中性笔外壳并不属于一次性消耗品,而一体化的一次性中性笔虽然使用简便,但是其成本及价格并不能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因此多数消费者依旧采用一外壳多笔芯的方式使用中性笔,但由于市面上不同厂家所生产的笔芯并不能完美匹配消费者手中非本厂家的外壳,造成消费者常常面临有芯不能用,而需要再买笔的尴尬和困扰,造成了资源浪费,所以我们有必要针对市面上不同长度的笔芯,设计一款能够自调节的中性笔外壳,方便消费者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适应不同长度的笔芯的自调节中性笔外壳,以及使用了该自调节中性笔外壳的中性笔,以延长中性笔外壳的使用寿命,减少消费者的财力投入和资源浪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调节中性笔外壳,其包括均为内部中空的托笔部和容笔部,容笔部螺纹连接与托笔部的上端而构成中性笔外壳的主体;所述容笔部内设置有一上托件和一防脱套,上托件由上部的竖杆和下部的横杆状或平板状的卡头连接构成,防脱套为开口朝上的桶状,上托件的竖杆外套有第二弹簧,上托件的卡头容纳于防脱套内,防脱套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出于其内壁的限位头,限位头拦挡于上托件的卡头上方;所述防脱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置笔台,置笔台的下端用于抵住笔芯的上端,置笔台的两侧均分别设置有一侧托件和一按动套,按动套为两端封口内部中空的结构,且其中一端设置通孔,侧托件的一端与置笔台的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由同一侧的按动套上的通孔伸入按动套内,该伸入部分为杆状且套有第一弹簧;所述容笔部的两侧还对称设置有若干固定孔,同一侧的固定孔上下分布形成一列,按动套可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卡于固定孔内。
此外,所述容笔部内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出于其内壁的拦挡于置笔台下方的防脱头,所述防脱头设置于最下方的固定孔之下,且防脱头之间留有可通过笔芯的间距。
其中,所述侧托件由与置笔台固定连接的竖杆状或竖板状的连接部,及可伸入按动套内的杆状的伸入部构成。
优选的,所述置笔台为圆台状或开口朝下的圆桶状。所述上托件的卡头为圆板状,所述防脱套为圆桶状。
优选的,同一侧的固定孔设置为等间距分布的3~5个。更优的,同一侧固定孔的间距为1~5mm。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中性笔,该中性笔包括笔芯和容纳笔芯的外壳,所述外壳采用了上述的自调节中性笔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314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亚克力名片盒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结构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