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计算机控制动态力学扭辫分析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30894.8 | 申请日: | 201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2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市智能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0 | 分类号: | G01N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低温试验 动态力学扭辫分析仪 本实用新型 计算机控制 定心 台板 夹具 步进电机驱动 测试技术领域 步进电机 驱动齿轮 主动齿轮 摆装置 滑动杆 冷却腔 上摆杆 下摆杆 新颖性 上端 摆轴 下端 测量 穿过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计算机控制动态力学扭辫分析仪。包括高低温试验腔,高低温试验腔包括上摆杆、下摆杆、夹具和冷却腔;高低温试验腔下端与台板固定连接,光摆装置穿过台板与高低温试验腔固定连接,高低温试验腔上端与定心系统固定连接,定心系统包括步进电机、主动齿轮、驱动齿轮、滑动杆;本实用新型具有新颖性,用步进电机驱动,平稳;光摆轴向调整灵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计算机控制动态力学扭辫分析仪。
背景技术
动态力学扭辫分析仪是半微量扭辫式动态力学分析方法设计出的材料试验检测设备,是高分子材料研发中使用的最高效分析仪器。随着高分子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此种分析仪需求量不断增大。现有的动态力学扭辫分析仪仍停滞在早期制造的产品的水平上,实际使用中显现出一些不足之处。如图谱曲线不规则,自动校正时间长,图谱分散,偶尔图谱杂乱无章;引起这些原因是:光摆的轴向位置调整齿轮松动,光摆初始位置调节难于调准;光电池在制冷时有结霜,光摆轴不同轴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控制动态力学扭辫分析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控制动态力学扭辫分析仪,包括高低温试验腔,所述高低温试验腔包括上摆杆、下摆杆、夹具和冷却腔;所述上摆杆通过螺纹连接夹具,所述夹具夹紧试样,试样末端连接下摆杆;所述上摆杆、下摆杆、夹具、试样均设置在冷却腔内;
高低温试验腔下端与台板固定连接,光摆装置穿过台板与高低温试验腔固定连接,所述光摆装置包括光摆、偏振光片和下定位杆;所述下定位杆下设有高度调节螺母,所述下摆杆下端通过锥形磁铁连接偏振光片,偏振光片下端通过锥形磁铁与下定位杆异性相吸;光摆通过下定位杆定心,通过高度调节螺母调节高度;光摆装置内运行光路系统,光路系统是光路通过光源经过凸透镜、光源折射筒、偏振光片、凹透镜、传到光电池上,
高低温试验腔上端与定心系统固定连接,所述定心系统包括步进电机、主动齿轮、驱动齿轮、滑动杆,所述步进电动机通过齿轮啮合依次带动主动齿轮,驱动齿轮及滑动杆,滑动杆下端销轴连接上摆杆。
冷却腔外设有保温砖。
光电池与高低温试验腔采用分立隔板分开。
冷却腔下端连接试验腔,试验腔穿过台板与光摆装置上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具有新颖性,用步进电机驱动,平稳;光摆轴向调整灵活。计算机控制高低温和处理信号,快捷精确。试样末端连接光栅,光栅与试样同轴度是通过磁力轴即异性相吸原理通过两块锥形磁铁相互吸引而保证的,此设计摩擦小同轴度好,操作方便;光电池与高低温试验腔采用分立隔板分开,防止冷气传到光电池上产生结霜现象,影响信号接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定心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光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光路系统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电池与高低温试验腔采用分立隔板分开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市智能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市智能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308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