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门限位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30089.5 | 申请日: | 2017-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4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 发明(设计)人: | 徐秋剑;臧宏;吕志彬;张俊强;董祥明;刘文辉;丁智远;李楗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D15/06 | 分类号: | E05D1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郭一斐 |
| 地址: | 10139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轮 限位弹性片 滑动通道 凸起 门限 限位 本实用新型 导向托架 导向段 滑轨 移动 施加 故障发生 施加压力 使用寿命 向上凸起 导向端 缓冲力 滑门 缓冲 减小 前移 变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门限位机构,该滑门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滑轨内的导向托架,导向托架与所述滑轨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滑门的导向轮的滑动通道;设置于所述滑动通道内的限位弹性片,所述限位弹性片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导向轮进行限位的凸起,凸起的导向端设置有用于通过弹性变形以缓冲力阻止所述导向轮移动的导向段。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于滑动通道内的限位弹性片设置的凸起,在导向轮前移的过程中给导向轮施加压力,以便阻止导向轮的移动,对导向轮进行限位;通过在滑动通道内的导向段,在导向轮的压力作用下向上凸起变形施加给导向轮一缓冲力,阻止导向轮移动,减小其对凸起施加的压力,提高限位弹性片的使用寿命,减少限位故障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滑门限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避免汽车上的滑门在斜坡路面上停车时自动移动,采用滑门结构的汽车均设置有一种限位装置,限位装置一般为金属材质,其安装在滑门下滑轨上,为滑门提供导向和限位作用的零件。
滑门限位机构组装方式大多由两个单独零部件卡接而成,这样一方面造成滑门限位机构产品精度低,装配调整繁琐,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徒劳增加零件数量,使车门重量增加,不利于降低整车装备质量。
中国公开号为:CN 203925063 U,公开了一种汽车滑门开门限位器,包括限位托架和限位弹簧片,所述限位托架呈凹槽形且一侧壁中部设有开口,所述限位托架设置在汽车后地板上的下滑槽内,两侧壁与所述下滑槽的两侧内壁紧靠,所述开口与设在下滑槽一侧壁上的缺口对应;所述限位弹簧片的中部设有圆弧凸起,所述限位弹簧片的前部与所述下滑槽一侧外壁紧靠,所述限位弹簧片的后部与所述下滑槽同一侧外壁紧靠并通过连接销与所述下滑槽和限位托架连接,所述限位弹簧片的中部的圆弧凸起穿过所述下滑槽一侧壁上的缺口与所述限位托架一侧壁中部的开口对应配合并伸入限位托架的凹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汽车滑门开门限位器,由于限位弹簧片设置在限位托架外,仅通过设置于限位托架开口处的圆弧凸起对导向轮进行限位,致使该限位器长期使用后以及导向轮的移动的惯性致使圆弧凸起极易变形,导致限位弹簧片极易损坏,寿命短。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滑门限位机构,旨在解决现有限位器的限位弹簧片被压易变性致使其易损坏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滑门限位机构,该滑门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滑轨内的导向托架,所述导向托架与所述滑轨之间设置有用于提供滑门的导向轮的滑动通道;设置于所述滑动通道内的限位弹性片,所述限位弹性片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导向轮进行限位的凸起,所述凸起的导向端设置有用于通过弹性变形以缓冲力阻止所述导向轮移动的导向段。
进一步地,上述滑门限位机构,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限位弹性片的中间位置,其连接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导向托架相连接的连接段。
进一步地,上述滑门限位机构,所述导向段的第一端与所述凸起的导向端相连接,所述导向段的第二端为自由端,用于被所述导向轮压缩后弹性变形且通过产生的渐变力阻止所述导向轮的移动。
进一步地,上述滑门限位机构,所述连接段通过至少一个铆钉连接至所述导向托架上。
进一步地,上述滑门限位机构,所述连接段和/或所述导向段为平面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滑门限位机构,所述凸起的导向转角半径大于所述凸起的连接转角半径。
进一步地,上述滑门限位机构,所述导向托架包括:设置于所述滑轨底壁上用于供所述导向轮滑动的支撑板;并列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用于固定所述限位弹性片的限位板;连接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限位板端部的连接板,其用于与所述滑轨和车身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滑门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凸起相对设置以形成用于提供所述凸起对所述导向轮进行限位时被所述导向轮压缩后的放置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300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沐浴房门导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烤箱的阻尼铰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