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坡屋顶阁楼天窗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27273.4 | 申请日: | 2017-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8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举;王英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地东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7/18 | 分类号: | E04B7/18;E04D13/035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郑众琳 |
| 地址: | 20009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窗 窗框 坡屋顶 下窗体 阁楼 上窗体 底部开口 顶部开口 阳台 本实用新型 可折叠结构 空间利用率 阁楼空间 空间模式 通风效果 转动连接 状态时 采光 转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坡屋顶阁楼天窗。坡屋顶阁楼天窗包括窗框、上窗体和下窗体,窗框具有相连通的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上窗体转动连接于窗框的顶部,上窗体相对于窗框转动,使顶部开口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下窗体为可折叠结构,下窗体使底部开口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当底部开口处于打开状态时,下窗体和窗框用于围成阳台。该坡屋顶阁楼天窗通过上窗体、下窗体与窗框的配合,能够较为方便地实现由天窗到阳台的空间模式的变换。同时,也提高了坡屋顶阁楼天窗的空间利用率,有利于增加阁楼空间的采光通风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坡屋顶阁楼天窗。
背景技术
在城市更新中,对既有建筑坡屋顶阁楼空间的改造存在一些问题:
(1)目前坡屋顶阁楼空间大多都比较狭小,阁楼较低矮的地方只能作为储物空间,空间利用率低;
(2)由于构造的原因,坡屋顶天窗开启不便,通风效果不佳;
(3)采用老虎窗的方式构造较为复杂,增加了建造成本;
(4)如将阁楼天窗改造成阳台会大大增加建造成本,不便于进行改造。
从而,现有技术中的坡屋顶阁楼天窗具有空间利用率较低、不便于更改为阳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坡屋顶阁楼天窗具有空间利用率较低、不便于更改为阳台的缺陷,提供一种坡屋顶阁楼天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坡屋顶阁楼天窗,包括窗框、上窗体和下窗体,所述窗框具有相连通的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其特点在于,所述上窗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窗框的顶部,所述上窗体相对于所述窗框转动,使所述顶部开口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下窗体为可折叠结构,所述下窗体使所述底部开口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当所述底部开口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下窗体和所述窗框用于围成一阳台。
在本方案中,当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均处于关闭状态时,坡屋顶阁楼天窗处于关闭状态,与普通的天窗区别不大。当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均处于打开状态时,坡屋顶阁楼天窗可较为方便地变型为阳台。从而,提高了坡屋顶阁楼天窗的空间利用率,同时有利于增加阁楼空间的采光通风效果。其中,当下窗体处于打开状态时,坡屋顶阁楼天窗变换为阳台;当下窗体处于折叠状态时,坡屋顶阁楼天窗为普通的天窗。
较佳地,所述上窗体与所述窗框之间铰接连接。
较佳地,所述上窗体相对于所述窗框转动到最大角度时,所述上窗体用于平行于坡屋顶阁楼的楼面。
在本方案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上窗体相对于窗框转动的幅度,当上窗体平行于楼面时,上窗体作为顶棚使用,能够挡风避雨,能够进一步提高采光通风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坡屋顶阁楼天窗的空间利用率。
较佳地,所述下窗体包括:
窗扇,所述窗扇的底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窗框的底部,所述窗扇相对于所述窗框转动,使所述底部开口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
相对设置的两护栏,两所述护栏一一对应连接于所述窗扇的顶端和所述窗框的两侧壁之间;
其中,每一所述护栏靠近所述窗扇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窗扇的顶端之间铰接连接,每一所述护栏靠近所述窗框的一端卡设于所述窗框的侧壁并相对于所述窗框的侧壁滑动;
当所述底部开口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护栏卡合于所述窗框的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地东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地东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272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