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分辨率日夜共焦大像面光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25012.9 | 申请日: | 2017-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8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吴刘森;陈艺敏;李栗河;于利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莱能士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锦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像面 高分辨率 光学系统 共焦 透镜光焦度 后镜组 前镜组 有效降低产品 加工工艺性 光圈 工业成像 光线入射 光学焦距 光学透镜 光学总长 无人驾驶 依次设置 智能家居 成像面 滤光片 安防 光阑 申请 像素 应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分辨率日夜共焦大像面光学系统,沿光线入射方向,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前镜组、光阑、后镜组、滤光片以及成像面,所述前镜组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所述后镜组包括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五透镜光焦度为负;所述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六透镜光焦度为正。本申请的一种高分辨率日夜共焦大像面光学系统可以实现光学焦距为6mm、光圈F#1.6、像面满足1/1.8”、光学总长23.5mm、像素5百万等级;同时本系统的光学透镜的加工工艺性好;可以有效降低产品成本;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安防、智能家居、无人驾驶、工业成像等诸多领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学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分辨率日夜共焦大像面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安防、智能家居、无人驾驶、工业成像等诸多领域,其集成系统越来越往精度高、反应快等方面发展;而其集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就是成像系统,然而成像系统对像素要求越来越高、 CCD/CMOS像面越做越大等等;当前市面上定焦镜头,尤其是M12扳机接口的像面一般比较小,如1/2.7”以下;更大像面的产品基本较少,要么价格很高,对于大批量应用其采购成本占比相当大。出于上述考虑,本实用新型特意设计出一种大像面高像素光学系统,同时出于对安防领域全天候24监控需求,增加红外共焦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分辨率日夜共焦大像面光学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分辨率日夜共焦大像面光学系统,沿光线入射方向,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前镜组、光阑、后镜组、滤光片以及成像面,所述前镜组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所述后镜组包括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五透镜光焦度为负;所述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六透镜光焦度为正。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镜和第四透镜为双凹型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弯月型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为双凸型透镜。
优选的,所述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通过光敏胶组成一组胶合透镜组。
进一步地,所述胶合透镜组的光焦度为负。
优选的,六枚透镜的曲率半径R1、R2、中心厚度D和光学折射率Nd 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透镜:-70≤R1≤-50 4≤R2≤6 0.5≤D≤0.7,1.51≤Nd≤1.55;
第二透镜:8≤R1≤10 4≤R2≤6 0.5≤D≤0.7,1.70≤Nd≤1.75;
第三透镜:6≤R1≤8 -100≤R2≤-80 1.6≤D≤1.8,1.80≤Nd≤1.85;
第四透镜:-15≤R1≤-13 4≤R2≤6 0.7≤D≤0.9,1.80≤Nd≤1.85;
第五透镜:4≤R1≤6 -8≤R2≤-6 2.5≤D≤2.7,1.61≤Nd≤1.65;
第六透镜:10≤R1≤14 -22≤R2≤-18 1.5≤D≤1.7,1.76≤Nd≤1.80;
优选的,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之间的光学间隔为0.7mm,所述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的光学间隔为1.2mm,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光阑之间的光学间隔为1.7mm,所述光阑与所述第四透镜之间的光学间隔为0.4mm,所述第五透镜与所述第六透镜之间的光学间隔为0.1mm。
优选的,所述第三透镜采用超低色散光学玻璃材质。
优选的,所述滤光片为IR-CUT滤光片,所述成像面为CCD/CMOS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莱能士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莱能士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250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