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管体结构及相应的内窥镜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24643.9 | 申请日: | 2017-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1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 发明(设计)人: | 赵彤;汤竹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欧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22;A61B1/0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 地址: | 200032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层管 内窥镜 本实用新型 医用管体 外层管 异形段 内窥镜视野 引流 灌流通道 异形封闭 冲洗液 微通道 并发症 管径 管体 灌流 异形 通畅 创伤 清晰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管体结构,包括外层管和套设于所述的外层管内的内层管,至少一部分的内层管的横截面配置成具有第一圆弧、第二圆弧,所述的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异形段和第二异形段相连接,使得至少一部分的内层管的横截面具有异形封闭通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内窥镜。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医用管体结构及内窥镜,由于该异形设计,外层管可设置成微通道的管径,实现创伤小、并发症少;而内层管的异形段使得管体整体具有较大的灌流通道,灌流速度快,冲洗液引流通畅,使内窥镜视野清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医用管体结构及相应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在临床手术中,经常需要管体结构,例如内窥镜、或需要管体结构的其他情况。用于插入人体进行一些辅助治疗,应用极为广泛。以医学肾科使用的内窥镜为例进行说明,经皮肾盂镜、进尿道肾盂镜都带来了微创的碎石治疗的较好的治疗方法。同时各种科技发展带来的配套的碎石仪器,如超声碎石仪、激光光纤传导热能碎石都为肾盂肾内的结石排除方式提供了先进多种选择的微创的治疗方案。国内外现行广泛应用的医疗产品硬管式经皮肾盂镜基本外径在24~30Fr、工作通道为12Fr的规格较为普遍,配套使用12Fr的如超声碎石仪,目的为对肾内结石的点击爆破粉碎,顺自然腔道排除或通过12Fr管道吸引排除。随着医学的进步及临床的经验的提高,经皮肾盂镜的外径粗细对身体的开口大小和术后的愈合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硬质经皮肾盂镜对通过体表开口进入肾盂内,产生术后的创口的大小影响到创口的恢复,考虑到开口大小对控制肾盂体内的压力、尽量减少创口的感染。根据临床医生的多年的经验及超声碎石杆在满足输出功率,希望硬质经皮肾盂镜的外径满足13~15Fr外径、工作通道又要满足2.8~3.3mm同时、在超声杆进入通道工作时、又能有预留的空间进行生理盐水的持续灌流。
现行的经皮肾盂镜的传像方式沿用了硬质光学连续柱镜传像的方式,每个光学柱镜间需要金属隔圈保障光学柱镜的间距达到图像的不偏芯的要求。这样的设计方式对光学传递的中心轴要求甚高,在设计上使用相对壁厚的光学柱镜的管腔来保障光学柱镜的图像传递、由于内部光学镜管腔的内置又要满足工作通道的管径的设计难于细镜化。再者光学柱镜的设计难免因为硬质镜的管腔的扭动或弯曲容易造成管腔内光学柱镜的边裂造成术中图像的模糊或者进水使图像发生模糊现象。
因此,除了经皮肾盂镜,其他的内窥镜,例如硬质膀胱镜、宫腔镜、胸腔镜、胸腔镜、关节镜、腹腔镜或其它类型的硬质镜,也面临上述的技术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满足对患者创伤减小、恢复快、开口小快速愈合、减少手术并发症如出血、损伤周围脏器的理想要求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通道大、排水或排结石速度快、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医用管体结构及相应的内窥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医用管体结构及相应的内窥镜具有如下构成:
所述的医用管体结构包括外层管和套设于所述的外层管内的内层管,至少一部分的内层管的横截面配置成具有第一圆弧、第二圆弧,所述的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异形段和第二异形段相连接,使得至少一部分的内层管的横截面具有异形封闭通道。
较佳地,所述的异形封闭通道包括器械通道,靠近所述的第一异形段的所述的器械通道的边缘与所述的第一异形段形成第一灌流通道,靠近所述的第二异形段的所述的器械通道的边缘与所述的第二异形段形成第二灌流通道。
较佳地,所述的第一灌流通道和第二灌流通道大小相等。
较佳地,所述的第一圆弧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的第二圆弧的至少一部分分别邻近所述的器械通道的边缘设置,且所述的第一灌流通道和第二灌流通道对称设置于所述的器械通道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欧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欧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246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