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内后视镜防眩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21747.4 | 申请日: | 2017-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5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张治湖;肖尧;翟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坤 |
| 主分类号: | B60R1/08 | 分类号: | B60R1/08;G02B5/02;G02B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1206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镜面 防眩光镜片 上壳体 下壳体 卡槽 中间壳体 车内后视镜 防眩光装置 防护垫 三棱镜 微结构 吸盘 本实用新型 光线通过 扩散反射 散射作用 物理性能 依次设置 眩光 背面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内后视镜防眩光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设置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中间壳体,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和中间壳体中安装有防眩光镜片本体,所述中间壳体的背面设有吸盘,所述防眩光镜片本体包括第一镜面、第二镜面和第三镜面,所述第一镜面、第二镜面和第三镜面从外至内依次设置且厚度相同,所述上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和防眩光镜片本体相对应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中设有第一防护垫,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和防眩光镜片本体相对应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中设有第二防护垫。利用三棱镜微结构自身的物理性能,光线通过三棱镜微结构的散射作用,向四围扩散反射,从而达到防眩光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车内后视镜防眩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多,汽车的普及为人类社会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扩大社交范围,方便出游,增加经济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随着汽车逐渐走进大众的生活,对于汽车装备的舒适性和功能性的要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内后视镜作为车辆必不可少的配件,在车辆中的应用功能得到不断的扩展。防眩光内后视镜具有优良的性能,受到广大爱车一族的拥戴,对于防眩光内后视镜,其性能的好坏直接会影响汽车的整体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防眩光内后视镜结构比较固定,需要依靠防眩光膜或者利用化学导电等途径来实现,无法利用镜面本身的物理性质来实现防眩光,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何提高防眩光内后视镜的性能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内后视镜防眩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车内后视镜防眩光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设置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中间壳体,所述上壳体、下壳体和中间壳体中安装有防眩光镜片本体,所述中间壳体的背面设有吸盘,所述防眩光镜片本体包括第一镜面、第二镜面和第三镜面,所述第一镜面、第二镜面和第三镜面从外至内依次设置且厚度相同,所述上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和防眩光镜片本体相对应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中设有第一防护垫,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和防眩光镜片本体相对应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中设有第二防护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镜面为光滑的透明玻璃镜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镜面为透明玻璃镜面且第二镜面的一侧均匀的设有三棱镜微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三镜面为光滑的玻璃反光镜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垫和第二防护垫均为厚度不小于2mm的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中间壳体卡接于上壳体和下壳体,并通过螺钉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内后视镜防眩光装置,结构新颖,通过设置上壳体、下壳体和中间壳体,方便安装防眩光镜片本体,拆装方便,防眩光镜片本体包括第一镜面、第二镜面和第三镜面,第一镜面为光滑的透明玻璃镜面,第二镜面为透明玻璃镜面且第二镜面的一侧均匀的设有三棱镜微结构,第三镜面为光滑的玻璃反光镜面,利用三棱镜微结构自身的物理性能,光线通过三棱镜微结构的散射作用,向四围扩散反射,从而达到防眩光作用,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大大提升了该一种汽车车内后视镜防眩光装置的使用功能性,保证其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内后视镜防眩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内后视镜防眩光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内后视镜防眩光装置的上壳体、下壳体和中间壳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车内后视镜防眩光装置的上壳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坤,未经张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217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及车门
- 下一篇:一种汽车外后视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