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工业废水膜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20573.X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3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方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仁玺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C02F9/02 |
代理公司: | 南昌恒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5 | 代理人: | 杨志宇 |
地址: | 3327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组件 物质分离 膜分离装置 工业废水 贯穿装置 过渡管 插接 本实用新型 两端对称 物质收集 装置外壳 自控阀门 出水管 分液管 再利用 支撑腿 废水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处理工业废水膜分离装置,包括装置外壳和支撑腿,所述分液管两端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膜组件和第二膜组件,所述第一膜组件和第二膜组件一侧插接有贯穿装置外壳的有害物质分离管,所述有害物质分离管远离第一膜组件和第二膜组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自控阀门,所述过渡管远离第一膜组件和第二膜组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膜组件,所述第三膜组件一侧插接有贯穿装置外壳的有用物质分离管,所述第三膜组件远离过渡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贯穿装置外壳的出水管,此处理工业废水膜分离装置通过第一膜组件和第二膜组件配合提高了有害物质分离的效率,通过第三膜组件的使用能够将废水中的有用物质收集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处理工业废水膜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膜分离设备是利用膜分离技术而在生产工厂按照其膜分离的技术参数标准制造的大型机械设备,其设备能够起分离的作用,效果远远超出传统的分离方式。
由于工业的发展,大量工业废水排入水体,这些工业废水,面广量大、危害深,大多含有不同浓度的化学物质,其中有些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有些则具有毒性,对人类环境有害,为保护环境不受污染,并回收有用物质,在工业废水排放之前必须进行净化处理,膜分离技术既能对工业废水进行有效的净化,又能回用其中的有用物质,同时还可节省能源,膜分离技术在处理电镀废水、造纸废水、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和印染废水这五大类主要工业废水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现有的膜分离装置在使用时,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清除的不彻底,而且分离出的有害物质也没有合理的收集处理,这样还造成二次危害。
2.由于废水中存在大量的有用物质,但是现有的膜分离装置在废水处理时,无法将有用物质单独的收集,这样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需要对现有的膜分离装置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工业废水膜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处理工业废水膜分离装置,包括装置外壳和支撑腿,所述装置外壳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源,所述装置外壳上表面镶嵌有控制面板,所述装置外壳一侧插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自控阀门,所述进液管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进液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液管,所述分液管两端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膜组件和第二膜组件,所述第一膜组件和第二膜组件一侧插接有贯穿装置外壳的有害物质分离管,所述有害物质分离管远离第一膜组件和第二膜组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自控阀门,所述装置外壳底部固定安装有配合有害物质分离管的有害物质储存箱,所述第一膜组件和第二膜组件远离分液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远离第一膜组件和第二膜组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膜组件,所述第三膜组件一侧插接有贯穿装置外壳的有用物质分离管,所述有用物质分离管远离第三膜组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自控阀门,所述装置外壳底部靠近有害物质储存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配合有用物质分离管的有用物质储存箱,所述第三膜组件远离过渡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贯穿装置外壳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第三膜组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四自控阀门,所述装置外壳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配合出水管的水箱,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电源、第一自控阀门、水泵、第二自控阀门、第三自控阀门和第四自控阀门。
优选的,所述第一膜组件和第二膜组件与有害物质分离管的接合处粘接有第一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第三膜组件与有用物质分离管的接合处粘接有第二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靠近水泵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装置,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过滤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膜组件与第二膜组件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仁玺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九江仁玺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205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