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桥梁加固的泵送混凝土注浆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20166.9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3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东;杨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王沙沙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浆 本实用新型 泵送混凝土 模板本体 桥梁加固 观察管 观察孔 加固梁 注浆孔 密实 注浆孔注浆 板状模板 泵送管道 端部接触 施工过程 实时观测 出料口 梁宽 浇筑 穿过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加固的泵送混凝土注浆模板,包括设置在被加固梁体上的板状模板本体;模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注浆的注浆孔,注浆孔连接泵送管道出料口;模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观察孔;还包括穿过观察孔,端部接触被加固梁体表面的观察管;本实用新型通过注浆孔注浆,通过观察管实时观测注浆状况,避免出现现有注浆模板存在浇筑不密实的问题;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施工过程需要的人员少,不受梁宽限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模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桥梁加固的泵送混凝土注浆模板。
背景技术
桥梁加固一直是桥梁工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许多桥梁由于受早期材料、设计和施工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加之材料自然老化、载荷变化引发的超载超限等因素,出现正常使用功能不足,承载能力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通过桥梁加固的方法改善其正常使用性能、提高承载能力、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已成为桥梁研究应用的必然要求。
目前,桥梁加固采用的模板更多的是底模完全密封的模板,注浆一般通过底模两侧或者侧模的两端进行注浆,当所需加固桥梁梁底在长度方向或者在宽度方向长度较长时,由于模板太大的原因,总是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加固部分混凝土密实度不高,甚至可能存在孔洞的严重危害,导致桥梁加固效率低、质量差、加固部分容易出现裂缝,严重的影响桥梁的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解决现有注浆模板在浇筑过程中存在的浇筑不密实的问题的用于桥梁加固的泵送混凝土注浆模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桥梁加固的泵送混凝土注浆模板,包括设置在被加固梁体上的板状模板本体;模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注浆的注浆孔,注浆孔连接泵送管道出料口;模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观察孔;还包括穿过观察孔,端部接触被加固梁体表面的观察管。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管端部设置有用于漏浆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管上端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注浆孔呈阵列式均匀排布。
进一步的,相邻行注浆孔交叉排布。
进一步的,同一行排布的注浆孔,相邻两注浆孔之间均设置有观察孔。
进一步的,所述注浆孔形状为圆形、正方形、六边形结构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管上的开口设置在其下端外表面,开口设置有多个,开口形状为半圆形、锯齿形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注浆孔注浆,通过观察管实时观测注浆状况,避免出现现有注浆模板存在浇筑不密实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注浆的质量不受模板大小的影响;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施工过程需要的人员少,不受梁宽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半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观察管端部结构图。
图中:1-注浆孔,2-模板本体,3-观察孔,4-观察管,5-把手,6-被加固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201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桥梁维修用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用于桥梁预埋管的扩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