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整理包装输送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18562.8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2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章剑;高奎;孙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赫克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64 | 分类号: | B65G47/64;B65B35/4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自军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带 蓄电池 包装输送线 无动力辊道 导向杆 本实用新型 劳动力成本 成对设置 垂直设置 导向通道 铅蓄电池 人工干预 生产技术 无动力辊 占用空间 垂直的 输送线 挤压 自动化 行进 衔接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整理包装输送线,属于铅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所述蓄电池整理包装输送线,包括整理台、经过整理台的第一输送带、与第一输送带垂直设置的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通过无动力辊道衔接第二输送带,所述无动力辊道上设有成对设置的导向杆,两导向杆之间的间隙构成导向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互垂直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安装无动力辊道,蓄电池之间挤压产生的作用力驱使蓄电池从第一输送带经无动力辊道输送到第二输送带上,该结构节省了输送带的占用空间;输送线上的导向杆保证蓄电池有序顺利地行进,无需人工干预,实现了自动化,减少劳动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整理包装输送线。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蓄电池行业飞速发展,在产能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的增加,国家对环保和工业卫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加强,自动化装配生产线逐步取代传统生产方式。
在铅蓄电池包装过程中,蓄电池经包装整理后回到流水线上经输送线进入下一个工序,由于厂房限制,不可能将包装流水线设置成一整条直线。通常包装整理台分布在输送线一侧,整理台与输送线之间间隔一段距离,需要人工进行转接,不能实现自动化,这样就会造成人工成本增加,而且经常在交界处出现蓄电池堆积的情况。因此,如何实现整理台与输送线之间的自动化转接是所述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人工转接存在蓄电池排列不整齐的问题,影响下一道工序。CN 204587910 U公开了一种蓄电池输送线导流板,在输送流水线两侧分别设置挡杆,挡杆高度小于蓄电池高度,每侧挡杆上分别设置一个导流板;所述两个导流板相向最近距离较蓄电池宽度大0.5-2cm,导流板蓄电池进入段呈逐渐变小的喇叭状,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蓄电池充电输送线导流板,不用在输送线两侧设置挡板即可以很好的引导蓄电池的前进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整理包装输送线,无需人工干预,实现整理台与输送线之间自动化转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蓄电池整理包装输送线,包括整理台、经过整理台的第一输送带、与第一输送带垂直设置的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通过无动力辊道衔接第二输送带,所述无动力辊道上设有成对设置的导向杆,两导向杆之间的间隙构成导向通道。
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出料端靠近第二输送带的一侧,所述无动力辊道由若干个平行布置的辊筒组成,无动力辊道的进料口与第一输送带的出料端齐平衔接,由于蓄电池在无动力辊道上的滚动摩擦力远远小于在第一输送带上的静摩擦力,在静摩擦力的作用下蓄电池可顺利地移到无动力辊道上,当下一个蓄电池从第一输送带移至无动力辊道上时,会推动该蓄电池向前移动,依次类推,通过蓄电池之间的挤压,蓄电池不断向前移动,因此,无需外力驱动也能实现蓄电池在无动力辊道上的前进。无动力辊道的出料口与第二输送带的侧边衔接,蓄电池从无动力辊道上移到第二输送带上,第二输送带输送蓄电池进入下一道工序。
由于第二输送带的行进方向与第一输送带的行进方向垂直,若无人工进行干预排列,会出现电池推积卡死的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无动力辊道上设置了导向通道,蓄电池沿着导向通道行进,所述导向通道在无动力辊道与第二输送带的交界处具有转向的弯道,蓄电池在此处转弯,能够更顺利地进入第二输送带。
所述导向杆的高度小于蓄电池的高度,所述导向通道的宽度大于蓄电池的宽度,并小于等于蓄电池宽度的1.3-1.5倍。
为了保证蓄电池的顺利行进,无动力辊道不宜过长。作为优选,所述无动力辊道的长度为70-90cm。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杆位于导向通道进料的一端超出无动力辊道,延伸到第一输送带,并朝外侧弯折张开。导向通道的进料口呈向外张开的喇叭口,保证蓄电池顺利进入导向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赫克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赫克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185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训平台用仓库内实训模块输送线
- 下一篇:一种光伏组件自动旋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