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电式发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17554.1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7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联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9/122 | 分类号: | G10K9/1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石伍军;张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芯片 蜂鸣片 发声装置 电连接 压电式 音腔 引脚 金属接触片 本实用新型 超薄设计 减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电式发声装置,包括PCB板、固定于PCB板上的金属接触片、固定于PCB板上的音腔以及固定于音腔上的蜂鸣片;PCB板上设有驱动芯片,蜂鸣片的一端通过金属接触片与驱动芯片的一个引脚电连接,蜂鸣片的另一端通过音腔与驱动芯片的另一个引脚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电式发声装置,蜂鸣片的一端通过金属接触片与驱动芯片的一个引脚电连接,蜂鸣片的另一端通过音腔与驱动芯片的另一个引脚电连接,从而减小整个压电式发声装置的体积,实现超薄设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电式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压电蜂鸣片需要应用在音腔的结构中才能实现声音的最大化,现有的压电式发声装置,是将压电蜂鸣片安装到一个产品外壳的音腔上,或者固定在一个独立的音腔上然后再固定到产品中,蜂鸣片的两个电极通过接触弹片或引线与PCB电路连接,使得整个发声装置体积较大,无法应用于超薄产品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电式发声装置,以解决现有压电式发声装置体积较大、无法应用于超博产品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压电式发声装置,包括PCB板、固定于所述PCB板上的金属接触片、固定于所述PCB板上的音腔以及固定于所述音腔上的蜂鸣片;所述PCB板上设有驱动芯片,所述蜂鸣片的一端通过金属接触片与所述驱动芯片的一个引脚电连接,所述蜂鸣片的另一端通过音腔与所述驱动芯片的另一个引脚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接触片通过导电胶固定于所述音腔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胶的厚度为0.05±0.01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接触片为五金弹片。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接触片包括弹片主体及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弹片主体两侧的延伸部,其中一个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蜂鸣片电连接,另一个所述延伸部与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片主体的形状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音腔的厚度的0.85±0.05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蜂鸣片的厚度为0.2±0.05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音腔的外部轮廓的形状为圆形。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蜂鸣片的一端通过金属接触片与驱动芯片的一个引脚电连接,蜂鸣片的另一端通过音腔与驱动芯片的另一个引脚电连接,节省各个器件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小整个压电式发声装置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电式发声装置的音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电式发声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电式发声装置的电路图。
图中:100、压电式发声装置;1、PCB板;2、金属接触片;21、弹片主体;22、延伸部;3、音腔;4、蜂鸣片;5、导电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联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联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175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古筝及基于智能终端的电子古筝
- 下一篇:消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