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外伸柱抗拔桩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16181.6 | 申请日: | 2017-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3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侯文增;高鹏;时泽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E02D31/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伸 桩体 孔洞 抗拔桩 转动杆 水平杆 孔道 竖向 伸出 本实用新型 钢筋材料 混凝土柱 孔洞内壁 竖向排列 尖头 齿轮柱 传统的 金属齿 金属条 体内部 上端 扭动 成对 拉伸 伸入 竖直 咬合 附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外伸柱抗拔桩,该桩主要由桩体、外伸柱、转动杆三部分组成;所述桩体内部设有竖直方向的孔道和存放外伸柱的孔洞,孔洞成对出现,共三对六个竖向排列,孔洞内壁设有沿孔方向的三条金属条;所述外伸柱是附带金属齿的混凝土柱,存放在桩体孔洞中,柱前段为尖头方便伸出;所述转动杆是钢筋材料,前端是一个竖向拉伸的齿轮柱,可伸入主体孔道内部与外伸柱的齿相咬合,转动杆上端设有水平杆,外力扭动水平杆使得外伸柱伸出。该实用新型与传统的抗拔桩相比大幅增强了桩体与土的摩擦力、增大桩体的比表面积、增强竖向阻力、安全性高、稳定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外伸柱抗拔桩。
背景技术
抗拔桩也叫做抗浮桩,是指当建筑工程地下结构如果有在低于周边土壤水位的部分时,为了抵消土壤中水对结构产生的上浮力而打的桩。抗浮设计中以抗拔桩应用最广,主要作用机理是依靠桩身与土层的摩擦力来抵抗轴向拉力。桩体与土壤的摩擦力大小与土壤密实程度有很大关系,由于浮力作用以及土壤的变形导致建筑物带桩拔出的事件层出不穷,如何增强桩体与土壤的摩擦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究一种新型外伸柱抗拔桩,提供一种增强桩体与土体摩擦力、增大桩体比表面积、增强竖向阻力、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抗拔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外伸柱抗拔桩,该桩主要由桩体、外伸柱、转动杆、三部分组成。所述桩体内部设有竖直方向的孔道和存放外伸柱的孔洞,孔洞成对出现,占三个平行空间,每个孔洞之间呈60°角张开,孔洞内壁设有沿孔方向的三条金属条,均分270°;所述外伸柱是附带金属齿的混凝土柱,存放在桩体孔洞中,柱前段为尖头方便伸出;所述转动杆是钢筋材料,前端是一个竖向拉伸的齿轮柱,可伸入主体孔道内部与外伸柱的齿相咬合,转动杆上端设有水平杆,外力扭动水平杆使得外伸柱伸出。
桩体在整个打入土体中以后,从孔道中插入转动杆转动,由于外伸柱与转动杆齿轮的咬合力作用,外伸柱会从空洞中伸出,插入到土中。空洞内壁的金属条减少外伸柱与孔洞的摩擦,便于柱的伸出。外伸柱的伸出长度受所附沿柱方向金属齿的长度限制,便于控制外伸的长度,也保证外伸柱不会脱落。由于三对外伸柱对转动杆的咬合程度可能不同,可以依次逐个扭动使其伸出。所有的外伸柱伸出完毕后从孔道打入高压混凝土,固定外伸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外伸柱可以极大的增加桩体的比表面积,增强桩体与土体的摩擦力;此抗拔桩可以提供大量的竖向阻力,外伸柱就像植物的树根系一样对土有一定的保固作用,极大地抵抗了浮力作用;桩体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既能满足抗浮的需要也能满足防止沉降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外伸柱抗拔桩外形示意图。
图2为外伸柱预存平面图。
图3为外伸柱预存剖面图。
图4为转动杆平面图。
图例说明:1—转动杆;2—桩体;3—外伸柱空间;4—预留孔洞;5—外伸柱;6—外伸柱附着的金属齿;7—金属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外伸柱抗拔桩,为使本实用新型建立的模型、实现的技术方案、达成的目的效果特征更加清楚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161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漏水钢板桩钢结构
- 下一篇:一种淤泥输送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