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头麻醉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15960.4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1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简玉梅;胡斌;杨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33001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醉导管 管体 软头 软管 侧孔 本实用新型 侧面 交错排布 刻度标识 空气软管 末端方向 圆弧状 熔接 渗出 置入 注射 体内 堵塞 安全 | ||
一种软头麻醉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熔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头部为圆弧状超滑设置,所述软管的大小长度为5~9mm,所述管体的侧面设有多条刻度标识,所述管体的侧面从所述软管的前端至所述管体的末端方向20mm内设有三个凹槽,三个所述凹槽呈120°均匀交错排布,所述凹槽内设有侧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软头麻醉导管,由于设置了所述空气软管,所述软头麻醉导管更易安全的置入人体;由于设置了所述凹槽及所述侧孔,所述软头麻醉导管插入体内后不易堵塞,并扩大药剂的渗出面积,更有利于药剂的注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头麻醉导管。
背景技术
麻醉导管是临床上非常常用的一种医用耗材,目前麻醉导管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上,如硬膜外阻滞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麻醉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术中易于管理、术后便于硬膜外镇痛等优点。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硬膜外导管所致并发症较为多见,常见有置管困难、组织损伤、留置位置不佳,组织损伤中又以血管和神经损伤为主。导管置入阻力较大时,导管未进入硬膜外腔或部分进入,此时如果强行留置则很可能导致硬脊膜穿破,血管损伤,神经损伤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头麻醉导管,易于置入,且置入时能有效避免伤害人体组织血管。
一种软头麻醉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熔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头部为圆弧状超滑设置,所述软管的大小长度为5~9mm,所述管体的侧面设有多条刻度标识,所述管体的侧面从所述软管的前端至所述管体的末端方向20mm内设有三个凹槽,三个所述凹槽呈120°均匀交错排布,所述凹槽内设有侧孔。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软头麻醉导管的优点在于:由于设置了所述空气软管,所述软头麻醉导管更易安全的置入人体;由于设置了所述凹槽及所述侧孔,所述软头麻醉导管插入体内后不易堵塞,并扩大药剂的渗出面积,更有利于药剂的注射。
在上述软头麻醉导管中,所述凹槽的边缘为圆角设置。
在上述软头麻醉导管中,所述软管的硬度小于所述管体的硬度。
在上述软头麻醉导管中,所述软管与所述管体的直径大小相同。
在上述软头麻醉导管中,所述软管与所述管体通过热熔工艺熔为一体。
在上述软头麻醉导管中,多条所述刻度标识的标识范围为从所述软管至所述管体的末端方向250mm内,多条所述刻度标识之间的间距为10mm。
在上述软头麻醉导管中,所述管体与所述软管采用尼龙弹性材质制成。
在上述软头麻醉导管中,所述管体及所述软管的表面设有润滑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软头麻醉导管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主要零部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洪达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159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冠状静脉指引系统
- 下一篇:一种医用介入放射造影用导管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