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功率发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15835.3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7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悠文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4 | 分类号: | H01L33/64;H01L33/54;H01L33/6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5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芯片 延伸片 大功率发光二极管 引脚 透镜 电连接 封装体 散热片 顶面 本实用新型 透镜封装 透明材料 不接触 加强槽 散热孔 散热 侧壁 封装 镶嵌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包括基座、引脚、发光芯片、透镜和透明材料制成的封装体;基座的中部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设有散热片;凹槽两个相对应的侧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加强槽;基座的底部与散热片对应处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两个引脚镶嵌在基座的两端;引脚通过延伸片延伸到凹槽内;两个延伸片不接触;发光芯片固定在凹槽内与其中一个延伸片电连接;发光芯片通过引线与另一个延伸片电连接;封装体将发光芯片封装在凹槽内,将透镜封装在凹槽的顶部,透镜的顶面与基座的顶面在同一平面上。采用本技术方案后,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的散热及厚度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照明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拓展,越来越多的灯光工程采用色彩丰富的LED作为点缀光源。LED由于其工作寿命长,省电节能,工作电压低,所以是一种非常好的光源。但是传统的LED存在功率小、亮度低的缺点,难以胜任某些应用场合。为此,选用大功率LED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但是这种大功率LED器件与一般的功率器件一样,需要解决散热的问题。另外,市场对产品扁平化的需求就要求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的厚度较薄。
如何解决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的散热及厚度问题是本案的申请人一致致力于研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良好且厚度薄的大功率发光二极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包括基座、引脚、发光芯片、透镜和透明材料制成的封装体;基座的中部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设有散热片;凹槽两个相对应的侧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加强槽;基座的底部与散热片对应处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两个引脚镶嵌在基座的两端;引脚通过延伸片延伸到凹槽内;两个延伸片不接触;发光芯片固定在凹槽内与其中一个延伸片电连接;发光芯片通过引线与另一个延伸片电连接;封装体将发光芯片封装在凹槽内,将透镜封装在凹槽的顶部,透镜的顶面与基座的顶面在同一平面上。
采用本方案后,散热片讲发光芯片产生的热量快速扩散出去,基座底部设置的散热片起到能够与外界进行快速热量交换的目的,实现了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的快速散热。侧壁上的加强槽起到了扩大接触面积的作用,使封装体能够充分与基座进行接触,达到充分固定的目的。透镜的顶面与基座的顶面在同一平面上,使得整个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的厚度的与基座的厚度相同,实现了大功率发光二极管尽可能薄的目的。
进一步的改进,基座、引脚、散热板一体成型。采用一体成型设计,极大地优化了后期的封装工艺,提高了加工效率。
进一步的改进,基座在引脚处设有内凹的弧形槽。采用弧形槽的设计,使原本需要外扩才能定位的方式尽可能地向内收缩,满足市场对产品扁平化的需求。
进一步的改进,引脚相对应的两侧边上设有加强块。加强块的设置解决了大功率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热量对引脚的影响,保证了产品在长时间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大功率发光二极管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悠文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悠文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158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LED灯珠
- 下一篇:一种提高钙钛矿成膜均匀性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