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口式立式液下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15337.9 | 申请日: | 2017-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4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邹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方圆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3199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磨料罐 上开口 进料管 连轴器 溢流口 筒体 涡壳 叶轮 立式液下泵 侧连接 出料管 开口式 上轴承 下轴承 轴承座 浆料 溢出 本实用新型 保护轴承 连接电机 启动电机 液位过高 主轴转动 上端 流出 抽出 体内 增设 | ||
开口式立式液下泵,设磨料罐和筒体,磨料罐上侧连接出料管、下侧连接进料管,进料管连接涡壳,涡壳内设叶轮,筒体上内部设上开口、第一溢流口、第二溢流口,筒体上端连接轴承座,轴承座内设上轴承、下轴承并连接连轴器,连轴器连接电机,进料管、出料管分别连接涡壳和磨料罐;启动电机,连轴器带动主轴转动,叶轮将物料从磨料罐底部抽出,再由磨料罐上部抽入,当筒体内液位过高首先从溢流口流出排到磨料罐,有少许浆料上扬可从上开口处溢出,保护上轴承和下轴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设上开口,浆料从上开口溢出,保护轴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开口式立式液下泵。
背景技术
已知的非金属矿粉湿法搅拌过程中,因罐体内有搅杆无法安放泵体,罐体外安装泵体因密封件易损导致轴承卡死,造成故障停机,对此弊端目前尚无良好的技术方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开口式立式液下泵采用立式开口水泵,封闭了原泵中的三个下开口,增设上开口和第一溢流口、第二溢流口,转速不仅快,而且稳定性强,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设磨料罐和筒体,磨料罐上侧连接出料管、下侧连接进料管,进料管连接涡壳,涡壳内设叶轮,筒体上内部设上开口、第一溢流口、第二溢流口,筒体上端连接轴承座,轴承座内设上轴承、下轴承并连接连轴器,连轴器连接电机,进料管、出料管分别连接涡壳和磨料罐;启动电机,连轴器带动主轴转动,叶轮将物料从磨料罐底部抽出,再由磨料罐上部抽入,当筒体内液位过高首先从溢流口流出排到磨料罐,有少许浆料上扬可从上开口处溢出,保护上轴承和下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设上开口,浆料从上开口溢出,保护轴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中1.电机,2.连轴器,3.轴承座,4.上开口,5.第一溢流口,6.第二溢流口,7.叶轮,8.涡壳,9.进料管,10. 出料管,11. 磨料罐,12. 筒体,13.上轴承,14.下轴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开口式立式液下泵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图1所示开口式立式液下泵,设磨料罐11和筒体12,磨料罐11上侧连接出料管10、下侧连接进料管9,进料管9连接涡壳8,涡壳8内设叶轮7,筒体12上内部设上开口4、第一溢流口5、第二溢流口6,筒体12上端连接轴承座3,轴承座3内设上轴承13、下轴承14并连接连轴器2,连轴器2连接电机1,进料管9、出料管10分别连接涡壳8和磨料罐11。
运作程序:
启动电机,连轴器带动主轴转动,叶轮将物料从磨料罐底部抽出,再由磨料罐上部抽入,当筒体内液位过高首先从溢流口流出排到磨料罐,有少许浆料上扬可从上开口处溢出,保护上轴承和下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方圆冶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方圆冶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153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吸式多级潜水电泵
- 下一篇:增加防砂性能的井用潜水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