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机构储能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12699.2 | 申请日: | 2017-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1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朱诚;周敏琛;俞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 主分类号: | H01H3/30 | 分类号: | H01H3/30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 |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底座 两侧板 侧板通孔 储能组件 底板 断路器机构 安装凸台 卡孔 低压电器技术 间隔设置 卡位突起 制造成本 板通孔 抵靠面 突起 探入 相抵 侧面 | ||
一种断路器机构储能组件,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断路器机构包括彼此面对面间隔设置的两侧板,安装在两侧板之间的储能组件,储能组件包括弹簧底座,弹簧底座包括弹簧底座底板,其特征在于:弹簧底座底板在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安装凸台,在弹簧底座底板上设有一第一卡孔;两侧板上分别开设有一侧板通孔,在侧板通孔的内沿上设有向侧板通孔内探入的卡位突起;当弹簧底座与两侧板安装完成后,其两端的安装凸台分别插入到对应的侧板通孔中,而侧板通孔中的卡位突起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卡孔内,在弹簧底座上还分别设有与两侧板的内侧面相抵靠的抵靠面,从而使得弹簧底座安装于两侧板之间。安装简单且可靠,制造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机构储能组件。
背景技术
储能组件是操作机构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将动力系统输入的动力储存在储能弹簧中,以便在合闸动作中提供足够的能量使得断路器完成合闸操作。现有的储能组件的安装结构均是靠螺钉固定,其安装繁琐并且螺钉在承受冲击力后容易出现松动甚至是脱落,造成储能弹簧失效甚至损坏,使得操作机构无法正常工作。
如图1所示,为现有断路器机构中储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断路器机构包括两侧板1,两侧板1彼此面对面间隔设置,在两侧板1之间安装有储能组件2,所述的储能组件2包括储能杠杆21、储能弹簧组件22和弹簧底座23,所述的储能杠杆21转动地设置在两侧板1之间,而弹簧底座23安装在两侧板1上,储能弹簧组件22一端安装在弹簧底座23上,另一端安装在储能杠杆21的一端。当安装完成后,所述的储能弹簧组件22释放能量时能推动储能杠杆21转动,再由储能杠杆21带动连杆组件运动,进而带动断路器的触头动作完成合闸操作。
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的弹簧底座23通过螺钉固定到两侧板1上,具体的,在两侧板1的同一边缘上设有翻边,在翻边上设有螺纹孔,而在弹簧底座23上设有通孔,螺钉穿过通孔后柠入螺纹孔,从而完成了弹簧底座23的固定安装。而螺纹紧固的方式显然需要螺钉,且需开螺纹孔,此种常规的连接方式成本高,螺钉在承受冲击力后容易出现松动甚至导致脱落。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现有断路器机构储能组件中的弹簧底座的安装结构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机构储能组件,其安装简单且可靠,制造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断路器机构储能组件,断路器机构包括彼此面对面间隔设置的两侧板,安装在两侧板之间的储能组件,所述的储能组件包括弹簧底座,所述的弹簧底座包括弹簧底座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底座底板在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安装凸台,在弹簧底座底板上设有一第一卡孔;所述的两侧板上分别开设有一侧板通孔,在所述的侧板通孔的内沿上设有向侧板通孔内探入的卡位突起;当弹簧底座与两侧板安装完成后,其两端的安装凸台分别插入到对应的侧板通孔中,而侧板通孔中的卡位突起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卡孔内,在所述弹簧底座上还分别设有与两侧板的内侧面相抵靠的抵靠面,从而使得弹簧底座安装于两侧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弹簧底座还包括位于弹簧底座底板宽度方向两侧的底板翻边,两底板翻边沿弹簧底座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弹簧底座底板上还开设有安装孔和第二卡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储能组件还包括储能杠杆和储能弹簧组件,所述储能弹簧组件一端与弹簧底座抵靠、另一端与储能杠杆抵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未经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126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