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除尘效果的半自动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12231.3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4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冬平;任振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中科金盛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0 | 分类号: | B65G65/40;B65G69/18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2214 | 代理人: | 王丹阳 |
地址: | 130600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除尘 效果 半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料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具有除尘效果的半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的送料过程,原材料运输到制造装置的过程为人工上料、人机结合上料或机器上料。上料过程中,人工上料一般需要搬运物料,效率低下;同时上料会产生大量粉尘,不仅造成污染、影响车间环境、工人身体健康,而且原料损失严重、增加成本、浪费资源。鉴于以上这些缺点,我们将原有装置改造为现今的集中半自动上料,既减少了污染,又节省了人工,减少物料传送过程中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料过程中粉尘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自动除尘上料装置,该上料装置降低粉尘污染、节约物料。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具有除尘效果的半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和物料罩,传送机构为斜坡结构,物料罩的形状为筒状;斜坡低端连接物料储料仓,斜坡高端连接物料罩的上端,物料罩的下端连接物料接收装置。
所述物料罩为有机玻璃管。
所述传送机构为纹龙输送机。
所述传送机构上设有铁屑吸附装置。
所述铁屑吸附装置的材料为磁钢。
所述物料接收装置的入口处设置有控制接收物料的开关;入口处积存的物料量高于设定阈值时,开关闭合,物料接收装置接收物料;否则开关断开,物料接收装置不接收物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入料过程中加入筒状物料罩这一装置,解决了物料上料的粉尘污染问题,减少了物料浪费,同时物料经斜坡结构的传送机构运输后,入料时具有一定的速度且物料松散,以减少有一定粘度或附着属性的物料沉积于物料接收装置的入口的情况出现。半自动化上料不需要人工填料,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而且装置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除尘效果的半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传送机构;2、物料罩;3、物料储料仓;4、物料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有除尘效果的半自动上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传送机构1和物料罩2,传送机构1为斜坡结构,本实施方式中将传送机构1的两端分别称为斜坡低端和斜坡高端。斜坡低端连接物料储料仓3;斜坡高端连接物料罩2的上端。物料罩2的形状为筒状,物料罩2的两端按使用时位置关系,分别称为上端和下端。物料罩2的上端连接传送机构1的斜坡高端的端口处,下端连接物料接收装置4。
物料从斜坡低端处收集,传送至斜坡高端,物料从斜坡高端下落,经由物料罩2,进入到物料接收装置4。
物料罩2的形状为筒状,将下落的物料围住,物料下落过程中的粉尘限制在筒内;物料罩2的下端连接物料接收装置4,将物料到达物料接收装置4时产生的粉尘限制在筒内。物料罩2的下端与物料接收装置4的连接可以为接触式连接、卡扣连接等。
物料罩2解决了物料上料的粉尘污染问题,减少了物料浪费,同时物料经斜坡结构的传送机构1运输后,入料时具有一定的速度且物料松散,以减少有一定粘度或附着属性的物料沉积于物料接收装置4的入口的情况出现。利用传送机构1上料,不需要人工填料实现上料半自动化,节省人力、提高效率。而且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适用范围广。
传送机构1上可以设有铁屑吸附装置,例如磁钢。回收再利用废料中容易混有铁制品,如螺钉,物料在传送机构1上传输,经过铁屑吸附装置时,铁制品会吸附到铁屑吸附装置上,铁屑吸附装置上吸附的铁屑或铁制品适时清除。铁屑吸附装置的安装避免了铁制品损坏物料接收装置4或加工装置区域,或是影响产品的质量。
所述物料接收装置4的入口处可设置有根据入口处积存的物料量来控制接收装置工作的开关。所说的物料量可以为物料的重量、物料的高度或是否存在物料覆盖入口处等。例如设置重力感应的开关,即开关根据物料的重量控制断开与闭合,当重力低于阈值(设定的值)时(剩余物料不足时),开关断开,即物料接收装置4不接收物料停止工作;当重力高于阈值时(剩余物料足够时),开关闭合,即物料接收装置4接收物料开始工作。
本实施方式中物料罩2采用有机玻璃管,传送机构1采用纹龙输送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中科金盛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吉林中科金盛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122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