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品生产废水环保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11190.6 | 申请日: | 2017-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1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 发明(设计)人: | 林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彩红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沉淀区 环保处理装置 过滤装置 食品生产 废水 过滤区 下端 底座 水管 本实用新型 沉淀物出口 拆装方便 清洗循环 上端固定 水管表面 物质混合 依次设置 由前至后 有效收集 存放盒 固定座 絮凝剂 上端 渣滓 底端 阀门 滚轮 果皮 滤芯 取水 视窗 水泵 发酵 淤泥 沉淀 取出 节约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生产废水环保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水管和过滤装置,所述底座下端固定有滚轮,所述沉淀区上端开设有第一入口,所述固定座内部上端固定有絮凝剂存放盒,所述开关下端固定有撒剂管,所述沉淀区内部底端固定有沉淀物出口,所述水管表面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水泵、阀门和第二入口,所述沉淀区通过水管与过滤区相互连接。该食品生产废水环保处理装置,内部的过滤装置拆装方便,方便过滤装置进行清洗循环使用,有效节约滤芯资源,沉淀区和过滤区的凹槽在方便取水的同时可有效收集沉淀后的果皮淤泥,使用完毕后可集中取出进行清理,视窗便于观察该装置内部工作情况,以便于对凹槽中的渣滓进行即时清理,避免多种物质混合发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品生产废水环保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工业原料广泛,制品种类繁多,使得排出废水的水量、水质差异很大,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有漂浮在废水中的固体物质,如菜叶、果皮、碎肉、淤泥等,而食品制造原料最先进行的步骤就是清洗,清洗下来的废水和果皮
会导致大面积的污染,影响了环境,同时还造成了大量的浪费,现有的大部分食品生产废水处理装置虽然可对废水进行清洁,循环利用,但是其过滤装置无法反复使用,在过滤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食品生产废水处理装置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生产废水环保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针对原有的大部分食品生产废水处理装置虽然可对废水进行清洁,循环利用,但是其过滤装置无法反复使用,在过滤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生产废水环保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水管和过滤装置,所述底座下端固定有滚轮,且底座上端左侧设置有沉淀区,所述沉淀区上端开设有第一入口,且第一入口右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部上端固定有絮凝剂存放盒,且絮凝剂存放盒下端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下端固定有撒剂管,所述沉淀区内部底端固定有沉淀物出口,所述水管表面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有水泵、阀门和第二入口,所述沉淀区通过水管与过滤区相互连接,所述过滤装置内部右侧设置有把手,所述过滤装置通过限位件与过滤区相互连接,且过滤装置内部左侧固定有过滤层,并且过滤区下端固定有净水口,所述净水口和沉淀物出口上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沉淀区和过滤区前端表面均设置有视窗。
优选的,所述底座、沉淀区和过滤区为焊接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絮凝剂存放盒与固定座卡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通过限位件与过滤区组成拆卸安装结构,且过滤装置与限位件卡槽连接,并且限位件与过滤区为一体化结构,同时过滤装置的个数至少为2个。
优选的,所述过滤层的外部边缘与限位件的内部边缘相互吻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槽为锥筒形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食品生产废水环保处理装置,克服了现有的大部分食品生产废水处理装置内部的过滤装置无法反复使用的缺点,该装置内部设置有可拆卸的过滤装置,且其拆装方便,可将拆卸下的过滤装置进行清洗循环使用,有效节约滤芯资源,沉淀区和过滤区的凹槽在方便取水的同时可有效收集沉淀后的果皮淤泥,使用完毕后可集中取出进行清理,视窗便于观察该装置内部工作情况,以便于对凹槽中的渣滓进行即时清理,避免多种物质混合发酵,可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视窗位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彩红,未经林彩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111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