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09835.2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7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黄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瀚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框架 电池板 防撞保护装置 新能源汽车 减震气囊 接线端头 碰撞保护 电池 横板 减震 本实用新型 汽缸 对向位置 固定底板 固定螺栓 扣合方式 嵌入方式 板板体 电源线 检测盒 平衡度 摆动 掉落 触发 对向 灌入 加气 压筒 气管 送电 传输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其结构包括第一横板、固定框架、送电箱、固定螺栓、电源线、接线端头、防撞保护装置、电池板、第二横板、检测盒,防撞保护装置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固定框架中部,电池板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固定框架内部。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本实用设有的通过固定底板的摆动来触发汽缸与压筒进行加气,并通过传输气管将气体灌入对向的减震气囊内,而后减震气囊的鼓起来支撑对向位置的电池板板体,在减震的过程中确保了电池板的平衡度,从而防止接线端头掉落,提高了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汽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分为传统的铅酸蓄电池和免维护型蓄电池。由于蓄电池采用了铅钙合金做栅架,所以充电时产生的水分解量少,水分蒸发量也低,加上外壳采用密封结构,释放出来的硫酸气体也很少,所以它与传统蓄电池相比,具有不需添加任何液体,对接线桩头,电量储存时间长等优点。
现有的技术不能够通过气囊的加气来确保汽车电池的平稳度,在汽车颠簸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汽车电池倾斜摆动,就会导致接线端头连接不稳定等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以解决现有的技术不能够通过气囊的加气来确保汽车电池的平稳度,在汽车颠簸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汽车电池倾斜摆动,就会导致接线端头连接不稳定等影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其结构包括第一横板、固定框架、送电箱、固定螺栓、电源线、接线端头、防撞保护装置、电池板、第二横板、检测盒,所述的防撞保护装置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固定框架中部,所述的电池板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固定框架内部,所述的接线端头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电池板右端,所述的第一横板上端设有活动装设送电箱的矩形凹槽,所述的接线端头通过电源线与送电箱电连接,所述的检测盒通过扣合方式安装于第二横板上端,所述的检测盒右侧与电池板左侧中部相扣合,所述的固定螺栓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分布于固定螺栓的前后两端,所述的防撞保护装置包括减震气囊、气囊接头、传输气管、海绵层、电池板板体、框架、压杆、汽缸、压筒、固定底板、减震弹簧、车架板,所述的固定底板为矩形结构且底部通过四个减震弹簧与车架板上端相连接,所述的压筒共设有两个且均匀分布于车架板左右两端,所述的框架为U形结构且开槽两端通过焊接方式安装于固定底板上端,所述的框架底部两端通过焊接方式各设有一个压杆,所述的框架通过压杆与压筒相扣合,所述的固定底板上端设有海绵层,所述的固定底板上端通过海绵层与电池板板体相连接,所述的电池板板体上表面两端各设有一个减震气囊,所述的汽缸与压筒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的传输气管设有两个并为L形结构且短边开槽处与压筒顶端相扣合,所述的传输气管长边开槽处设有一个气囊接头,所述的传输气管通过气囊接头与对向减震气囊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减震气囊各设有两个且分别通过传输气管与对向汽缸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汽缸与压筒通过压杆进行下压,所述的右侧汽缸产生气体通过传输气管传输给左端减震气囊。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横板通过焊接方式安装于固定框架右端,所述的固定框架左端通过焊接方式设有第二横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底板长度为150cm,所述的海绵层厚度为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瀚,未经黄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098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