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数字电视信号接收与传输网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09509.1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2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莒县广播电视台 |
主分类号: | H04N21/61 | 分类号: | H04N21/61;H04N21/438;H04N21/4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卜令涛;田慧 |
地址: | 276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节点 终端节点 无线数字电视信号 传输网络 放大 数字电视信号接收 无线电视机顶盒 数字电视信号 无线数字电视 信号接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 共用天线 网络结构 第一级 传输 节约 | ||
一种无线数字电视信号接收与传输网络装置,涉及数字电视信号接收技术领域,特别是属于一种适用于无线数字电视共用天线的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为N+2级传输网络结构,包括第N+2级上的开端节点、第N+1级上的放大端节点以及自第N级至第一级每级上的连接端节点以及终端节点,其中,每级上的连接端节点分别与同级上的终端节点相连接,且第N级上的连接端节点还通过放大端节点,与开端节点相连接,所述的终端节点分别与同级上不同房间内的无线电视机顶盒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约成本、提高数字电视信号质量的积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字电视信号接收技术领域,特别是属于一种适用于无线数字电视共用天线的信号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线数字电视收看节目时,多数采用的是一套接收器,即接收天线——馈线——机顶盒。每家每户一套接收器,分散收看。为了方便敬老院、医院、宾馆、公寓楼这些电视用户比较集中的地方收看无线数字电视,如果每个房间各使用一接收天线进行信号的分散接收,既不美观,又浪费人力、物力,不利于节省资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无线数字电视信号接收与传输网络装置,以达到提高数字信号质量以及节约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无线数字电视信号接收与传输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为N+2级传输网络结构,包括第N+2级上的开端节点、第N+1级上的放大端节点以及自第N级至第一级每级上的连接端节点以及终端节点,其中,每级上的连接端节点分别与同级上的终端节点相连接,且第N级上的连接端节点还通过放大端节点,与开端节点相连接,所述的终端节点分别与同级上不同房间内的无线电视机顶盒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开端节点为接收天线,放大端节点为放大器,第1级上的连接端节点为分配器,自第2级至第N级上的连接端节点为总分支器,每级上的终端节点为副分支器,接收天线、放大器、分配器、总分支器、副分支器之间通过馈线连接,接收天线通过放大器连接第N级上的总分支器的输入口,自第N级上的总分支器的输出口至第2级上的总分支器的输入口依次连接,第2级上的总分支器的输出口与第一级上的分配器的输入口相连接,第2级至第N级上的总分支器的分支口以及第一级上的分配器的输出口,分别连接副分支器,各副分支器的分支口,分别与同级上不同房间内的无线电视机顶盒相连接,且各副分支器的输出口与负载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无线数字电视信号接收与传输网络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本实用新型,使得在接收无线数字电视信号时,可以共用天线,改变了传统方式下的一对一的繁冗模式,通过共用天线,统一接收无线数字电视信号,从而分给各个房间收看电视节目,不仅有效保证了无线数字电视信号的质量,而且还能够节省资金,且布置美观。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约成本、提高数字电视信号质量的积极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部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无线数字电视信号接收与传输网络装置,为N+2级传输网络结构,包括第N+2级上的开端节点a、第N+1级上的放大端节点b以及自第N级至第一级每级上的连接端节点c以及终端节点d,其中,每级上的连接端节点分别与同级上的终端节点相连接,且第N级上的连接端节点还通过放大端节点,与开端节点相连接,所述的终端节点分别与同级上不同房间内的无线电视机顶盒6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莒县广播电视台,未经莒县广播电视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095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