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收口结构的光伏太阳能真空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07933.2 | 申请日: | 2017-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5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慧;邹思;向艳;谭牙牙;邹海勇;吴超群;孙锦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美福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S10/40 | 分类号: | F24S10/4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收口结构 真空管 光伏太阳能 太阳能联箱 玻璃内管 简化制造工艺 太阳能真空管 本实用新型 热转换效率 太阳能电池 玻璃外管 空间排布 有效空间 预留空间 弹簧卡 电源线 吸气剂 粘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收口结构的光伏太阳能真空管,包括收口结构、电源线、玻璃内管、太阳能电池、玻璃外管、粘胶、弹簧卡和吸气剂,该太阳能真空管采用了玻璃内管,简化制造工艺,降低成本,在靠近太阳能联箱的一端采用了收口结构,使得真空管在空间排布上不需要考虑由于与太阳能联箱相连接导致的预留空间,从而提高了有效空间的利用率,实现热转换效率的大幅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太阳能真空管,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收口结构的光伏太阳能真空管。
背景技术
在各种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中,太阳能是最受人关注且应用研究最多的一种能源。太阳能利用方式主要有光热转换及光电转换两种,目前这两种太阳能转化利用技术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且部分技术已经大规模产业化,并且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实际的应用中发现,标准条件下太阳能晶硅电池转换效率约为12%~17%,即照射到电池表面上的太阳能大约有80%左右能量将会转化成为热能,从而造成电池温度升高,导致电池光电转化效率下降。为了使光伏电池光电转化效率保持较高水平,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将光伏组件与太阳能集热器结合起来,同时产生电、热两种能量收益,提高了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效率。
目前的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技术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背面敷设各种形式的流体通道带走热量以降低电池温度,并对这部分热能加以利用,目前这种技术普遍存在换热效率较低的缺陷。
现有技术中,在光伏电池板背面敷设金属材质的吸热内管,并在管道内设置有流体,将吸热内管与换热管连接相同,换热管的一端穿插在太阳能联箱中,通过吸热内管中的流体的气液两相态的变换实现热的传递,加热太阳能联箱中的水,在光伏太阳能发电之外,同步实现太阳能加热,增加了热转换效率。
现有技术中,一方面吸热内管采用了金属材质的吸热内管,同时需要单独设置换热管道,并将吸热内管与换热管连接实现流体介质的循环流动,工艺复杂,成本高,另一方面,由于太阳能联箱孔之间固定加工的多种原因,造成太阳能真空管在时间平面布置中间距较大,对空间利用形成比较大的浪费。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太阳能真空管,解决目前空间利用率低的缺陷,通过提高空间的有效利用,实现提高太阳能发电发热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路是,将吸热内管做成玻璃材质,在接近太阳能联箱的端部通过将玻璃内管的端口进行收缩,形成收口结构,继续往外延伸部分代替原来的换热管接入太阳能联箱,确保不会由于收口段延伸部位在太阳能联箱孔的排布造成太阳能真空管需要间隔较大,从而实现单位平面上可以尽可能多的排列太阳能真空管,实现单位平面的太阳能热转换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收口结构的光伏太阳能真空管。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收口结构的光伏太阳能真空管,包括收口结构、电源线、玻璃内管、太阳能电池、玻璃外管、粘胶、弹簧卡和吸气剂。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外管与所述玻璃内管之间为真空封闭的夹层。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外管与所述玻璃内管在靠近太阳能联箱的一端形成收口,所述收口往所述太阳能联箱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收口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内管外部向光面设有所述太阳能电池,所述玻璃内管与所述太阳能电池通过所述粘胶紧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线为所述太阳能电池的输出接口,所述电源线穿出所述玻璃外管。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卡位于所述玻璃外管与所述玻璃内管的所述夹层中,设置为支撑所述玻璃外管与所述玻璃内管的距离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吸气剂位于所述玻璃外管与所述玻璃内管的所述夹层中,设置为吸收所述夹层中的残余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美福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美福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079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水热水器
- 下一篇:太阳能热水工程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