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溺水急救气囊手环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07861.1 | 申请日: | 2017-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7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 发明(设计)人: | 程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华涛 |
| 主分类号: | B63C9/13 | 分类号: | B63C9/13;B63C9/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吕学文 |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手环 气体发生器 急救 防溺水 本实用新型 触动开关 密封结构 松紧线 体积小 沉入 水中 佩戴 携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溺水急救气囊手环,所述手环包括环形的气囊,气囊通过松紧线缝制成密封结构,气囊内设置有气体发生器,气囊上设置有与气体发生器的开关相连接的触动开关,其体积小,重量小,携带和使用方便,佩戴时牢固稳定性好,能够实现在沉入水中时实施快速自我急救,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救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溺水急救气囊手环。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多容易发生溺水事件。
现有的防溺水用品,多采用救生圈等结构,其多存在携带和使用不方便,占用空间大,无法实现在沉入水中时实施快速自我急救等问题。
公告号为CN204908246U,名称为“防溺水手环”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防溺水手环,由手环外壳、手环上盖、腕带、控制电路、自救把手构成。手环外壳固定在腕带上,内由浮力气囊、压缩气瓶、染料瓶、控制电路构成,外侧对称布置有LED报警灯;使用过程中拉动自救把手,即可为浮力气囊充气将游泳者头部抬离水面同时释放染料提示游泳者所处位置,控制电路控制LED报警灯发出灯光报警,其虽然能够起到施救作用,但是其却存在结构复杂,容易进水失效,无法实现在沉入水中时实施快速自我急救等问题。
公告号为CN205059968U,名称为“一种溺水救生手环”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溺水救生手环,包括固定环、开启阀、开启阀拉动部、气囊、气瓶,固定环上设置有气瓶,气瓶的封口处安装一开启阀,在开启阀与气瓶之间设置有开启阀拉动部,开启阀侧面通过出气接口与所述气囊的进气口连通。其虽然能够施救,但是其却存在重量较大,佩戴时牢固性较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溺水急救气囊手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体积大,重量大,携带和使用不方便,佩戴时牢固稳定性较差,无法实现在沉入水中时实施快速自我急救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溺水急救气囊手环,所述手环包括环形的气囊,气囊通过松紧线缝制成密封结构,气囊内设置有气体发生器,气囊上设置有与气体发生器的开关相连接的触动开关。
可选地,气囊设置为防水防气布制气囊。
可选地,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壳体、密封片、第一产气组件和第二产气组件;所述壳体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密封片密封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产气组件和第二产气组件设置于壳体中;所述第一产气组件包括与壳体形成有第一密闭空间的盖体;所述第二产气组件置于所述第一密闭空间中,所述第二产气组件包括与壳体形成有第二密闭空间的护罩,所述护罩设有连通第一密闭空间与第二密闭空间的第二排气孔,在护罩上设有对第二排气孔进行密封的堵块,所述护罩限定所述堵块从第一密闭空间进入第二密闭空间。
可选地,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舱体、固接在舱体外壁的安装座、设置在舱体末端的喷头,所述喷头顶端固接有螺杆,所述喷头外部经螺母和螺杆安装有气流导向罩,所述气流导向罩一侧设有开口,且所述开口方向与所述安装座方向相反。
可选地,气囊的内侧套设有环垫。
可选地,环垫的外壁设置为与气囊内壁相接触的波纹结构。
可选地,环垫上对应松紧线处设置有固定孔,松紧线穿过固定孔将气囊与环垫相连接。
可选地,松紧线处的气囊外部套设有硅胶套。
可选地,触动开关处的气囊上设置有连接垫。
可选地,环垫的内侧套设有外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华涛,未经程华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078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