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红外线分析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06068.X | 申请日: | 2017-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3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 发明(设计)人: | 肖坤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恒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林祖锋 |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中国***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镜 红外线 测量气室 气室 红外线分析仪 参比气室 红外光源 分析室 切光片 室内部 光室 壳体 红外线探测器 本实用新型 反射镜镜面 信号放大器 径向并列 壳体内壁 气室侧壁 首尾相连 透光材料 出射 内壁 气样 密封 进口 出口 分析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红外线分析仪,包括首尾相连的光室、气室和分析室,光室、气室和分析室分别具有壳体,光室内部设有反射镜、红外光源和切光片,其中红外光源的出射方向与反射镜镜面相对,切光片的边缘与壳体的内壁相固定;气室包括径向并列分布且两端均用透光材料密封的测量气室和参比气室,测量气室上设有气样进口和气样出口,测量气室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红外线反射镜和第二红外线反射镜,参比气室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红外线反射镜和第四红外线反射镜,第一红外线反射镜、第二红外线反射镜、第三红外线反射镜和第四红外线反射镜与和其分别对应的气室侧壁夹角相同;分析室内部设有固定在壳体内壁的红外线探测器和与之相连的信号放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红外线分析仪。
背景技术
根据红外理论,许多化合物分子在红外波段都具有一定的吸收带,吸收带的强弱及所在的波长的范围由分子本身的结构决定。只有当物质分子本身固有的特定的震动与转动频率与红外光谱中某一波段的频率相一致时,分子才能吸收这一波段的红外辐射能。气体分子的特征吸收带主要分布在1-25微米波长范围内的红外区,通过对特征吸收带及其吸收光谱的分析,可以鉴定识别分子的类型。
根据上述原理制成的红外分光光度计是对混合物进行定性分析、鉴定其中含有哪一种物质组分的理想仪器,而且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各种组分在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根据朗伯特-比尔定律可知,当红外辐射穿过待测组分的长度L和入射红外辐射的强度I
值得注意的是,被测气体的浓度不要太高,若浓度太高,红外线中某一波长的能量在检测气室窗口镜片附近就会被全部吸收,而不能深入到检测气室的下层,此时局部温度虽然相对高,但窗口向四周的对流换热和检测气室壁的传导换热损失会加大,检测器的灵敏度就会下降。为满足测量精确度的需要,在被测气体浓度不高的情况下,需要适当加大待测组分的长度L也即气室长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现有红外线分析仪的不便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便携式红外线分析仪,在气室内增设红外线反射镜,对红外线进行多次反射,达到缩短气室长度的目的,解决现有红外线分析仪体积大不便携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红外线分析仪的气样进口和气样出口的密封方式做了改进,解决现有技术中待测气体密封性不好容易泄露的问题。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包括首尾相连的光室、气室和分析室,所述光室、气室和分析室分别具有壳体,所述光室内部设有反射镜、红外光源和切光片,其中红外光源的出射方向与反射镜镜面相对,切光片的边缘与所述光室的壳体内壁相固定;气室包括在径向上并列分布且两端均用透光材料密封的测量气室和参比气室,测量气室的壳体上设有气样进口和气样出口,所述测量气室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红外线反射镜和第二红外线反射镜,参比气室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红外线反射镜和第四红外线反射镜,所述第一红外线反射镜、第二红外线反射镜、第三红外线反射镜和第四红外线反射镜与和其分别对应的气室侧壁夹角相同;所述分析室内部设有固定在壳体内壁的红外线探测器和与之相连的信号放大器。
所述气样进口和气样出口均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设有内螺纹的密封塞进行密封,所述气样进口靠近测量气室一端还设置有圆形密封辅助片,密封辅助片一端铰接外壳内壁,另一端通过弹簧固定在气样进口中部,所述密封辅助片直径大于气样进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缩短了气室的长度,使红外线分析仪更加便携。
2、改进了气样进口和气样出口的密封方式,气密性更好,测量更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气样进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恒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昌恒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060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数据分析装置
- 下一篇:同时测量烟气脱硝中一氧化氮和氨气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