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脏敏感性测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604639.6 | 申请日: | 2017-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2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 发明(设计)人: | 谭许朋;焦春伟;谢意珍;梁慧嘉;陈家明;杨咏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D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张钇斌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探头 内脏敏感性 测定装置 换能装置 水银 通气阀 气压 本实用新型 可膨胀式气囊 加压气囊 水银压力 显示系统 测量 一体化探头 准确度 管道三通 结构设置 气密性好 前端设置 实时显示 探头本体 通气管道 压力数据 气囊式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脏敏感性测定装置,包括探头、加压气囊和通气阀、水银压力显示系统和气压水银换能装置,加压气囊和通气阀相连,水银压力显示系统和气压水银换能装置相连,探头和通气阀之间、探头和气压水银换能装置之间,气压水银换能装置和通气阀之间通过通气管道相连并且通过一个管道三通实现连通,并且,探头为气囊式一体化探头,包括探头本体和在本体前端设置的3个圆形可膨胀式气囊。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脏敏感性测定装置的可膨胀式气囊探头的结构设置合理,能够有效而准确地实现敏感性测量,在测量时还能实时显示压力数据。本实用新型的内脏敏感性测定装置,适用范围广,气密性好,刺激性小,试验结果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敏感性测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内脏敏感性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功能性肠紊乱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目前认为,内脏敏感性增高是IBS最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之一,也是IBS病人症状产生的基础和症状多样化的原因。
在药理动物实验中,往往通过结肠内机械性刺激观察动物的腹部收缩反应(AWR)来评定模型动物的内脏高敏感性状态。而目前,内脏敏感性测定装置基本都采用:导管一末端接球囊经肛门插入至直肠,另一末端连接一个注水或者加气压装置达到球囊扩张肠道的目的。但是,这种测定装置具有以下的缺点:1、由于气压系统零件接驳够多,尤其是测量探头外接气囊的部位容易漏气气密性不好,导致测量不准;2、测量探头为外接的气囊,往往需要外物固定其在通气导管上,易损伤动物;3、气囊由于每次外接的位置不一样容易导致加压膨胀的位置不一样,影响试验的准确性;4测量探头与动物之间的固定通常使用外接的绳子或者胶带绑定,固定效果不好,操作不够简便快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脏敏感性测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一种内脏敏感性测定装置,包括探头、加压气囊和通气阀、水银压力显示系统和气压水银换能装置,所述加压气囊和通气阀相连,所述水银压力显示系统和气压水银换能装置相连,所述探头和通气阀之间、所述探头和气压水银换能装置之间,所述气压水银换能装置和通气阀之间通过通气管道相连并且通过一个管道三通实现连通,并且,所述探头为气囊式一体化探头,包括探头本体和在本体前端设置的3个圆形可膨胀式气囊。
在上述测定装置中,三通可以实现探头、加压气囊和压力显示系统之间的连通,加压气囊和压力显示系统之间可以检查系统的气密性,加压气囊和探头可以实现探测,同时压力显示系统可以用于实时显示压力值。
在上述测定系统中,探头的一体化设置可以保证可膨胀式气囊与整体装置之间的气密性,不需要外加气囊固定用设备或零件,在测定时还能降低对动物的进一步刺激/伤害,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动物观察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包括方体的固定器本体和本体上设置的盖体,在盖体上还设置有卡槽,用于动物尾巴或探头的卡入固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观察固定器为透明材质。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水银阀开关,所述水银阀开关设置在水银压力显示系统上,用于水银压力显示系统的开关。
上述的水银阀开关能够在装置不使用时对气压水银换能装置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在装置测量时,还可以锁定压力读数。
优选的,所述水银压力显示系统包括压力读数刻度表和水银柱。
优选的,所述圆形可膨胀式气囊并排等距地设置在探头本体前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圆形可膨胀式气囊设置在距离探头本体最前端的8mm处。
优选的,所述探头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探头与通气管道之间的连接使用双向螺旋接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046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C导向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肿瘤光学检测与光热治疗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