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钢管内隔板安装成套装置及其安装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04365.0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3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嵇雪飞;钱沨;沈培;郝旭珍;陆夏;沈傲雪;井双全;任书华;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G21/16;E04G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朱丽岩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套装置 移动系统 内隔板 移动式 钢管 固定架 滚动杆 移动架 胎架 轨道 轨道长度方向 均匀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 钢结构制造 轨道端部 末端连接 平行设置 牵引设备 人工消耗 竖直设置 牵引绳 前端头 支撑架 贯穿 | ||
移动式钢管内隔板安装成套装置及其安装体系,涉及钢结构制造领域移动式钢管内隔板安装成套装置包括基础、平行设置在所述基础上的一对轨道、沿所述轨道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一对所述轨道之间的一排胎架、设置在一排所述胎架的至少一侧的移动系统及通过牵引绳与所述移动系统末端连接的牵引设备。所述移动系统包括竖直设置固定在一对所述轨道端部中心位置的固定架、设置在一对所述轨道上的移动架、贯穿连接在所述固定架和移动架顶端的滚动杆及连接在所述滚动杆前端头的支撑架。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人工安装存在的效率低、人工消耗大及精度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移动式钢管内隔板安装成套装置及其安装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钢结构带内隔板的卷制钢管直径大多在1200~1800mm之间,相邻两个内隔板间隙最小为200mm,内隔板中间开设灌浆或减重孔,孔径在400mm左右。钢结构制造厂安装钢管内隔板主要还是人工搬运,有如下缺点:1、安装效率低;2、消耗人工,且工人作业强度高;3、内隔板的安装精度低。钢管内隔板与钢管内壁多采用钢衬垫全熔透焊接,内隔板外边缘与钢管内壁间隙在6~8mm左右,因此内隔板的安装精度对焊接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移动式钢管内隔板安装成套装置及其安装体系,要解决现有人工安装存在的效率低、人工消耗大及精度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移动式钢管内隔板安装成套装置、安
装体系及其施工方法,移动式钢管内隔板安装成套装置包括基础、平行设置在所述基础上的一对轨道、沿所述轨道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一对所述轨道之间的一排胎架、设置在一排所述胎架的至少一侧的移动系统及通过牵引绳与所述移动系统末端连接的牵引设备。
所述移动系统包括竖直设置固定在一对所述轨道端部中心位置的固定架、设置在一对所述轨道上的移动架、贯穿连接在所述固定架和移动架顶端的滚动杆及连接在所述滚动杆前端头的支撑架。
所述牵引绳包括正向牵引绳和反向牵引绳;所述正向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滚动杆末端头、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牵引设备上;所述反向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滚动杆末端头、中部穿过所述移动架顶部后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牵引设备上。
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竖直连接在所述底座中心的支腿、连接在所述支腿顶面的水平支板、连接在所述支板一侧面的牵引绳转向轮及连接在所述支板顶面的固定架滑动槽。
所述固定架滑动槽是由四个深沟球轴承围合而成的闭合槽口。
所述移动架包括水平设置的矩形承重板、对称设在所述承重板底面四角部的四个行走轮、向内倾斜对称设在所述承重板顶面四角部的四根立柱、水平连接在四根所述立柱顶面的连接板及连接在所述连接板顶面的移动架滑动槽。
所述移动架滑动槽是由四个深沟球轴承围合而成的闭合槽口。
所述矩形承重板上设有配重块。
所述支撑架整体呈Y形,包括水平设置的圆柱形节点柱、竖直连接在所述节点柱下部的主支撑柱、向外倾斜设置连接在所述节点柱上部两侧的次支撑柱。
所述节点柱的一端面上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柱状吊挂凸台、另一端面的中心开有连接所述滚动杆的圆柱形连接孔;所述吊挂凸台的顶沿的外侧高于内侧;
所述主支撑柱包括主杆和连接在所述主杆底面的下滚动轮。
所述次支撑柱包括连接在所述节点柱上的外套管、插接在所述外套管内的内插杆、连接在所述内插杆顶端的上滚动轮及连接在所述外套管上端用于顶紧内插杆的紧固螺栓。
所述滚动杆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且截面尺寸与所述固定架的固定架滑动槽及所述移动架的移动架滑动槽的槽口尺寸相适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043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防开裂锚具
- 下一篇:一种圆井用砌筑支架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