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孔胸腔镜手术操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01017.8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8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凯宾;邢宗江;赵松辉;柴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胜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15/00 | 分类号: | G09F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平台 胸腔镜 单孔操作平台 胸腔镜手术 操作装置 切口保护 外卡环 单孔 底座 本实用新型 准确度 弹性材质 底座连接 两端开口 内卡环 限位 光源 疲劳 穿过 医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孔胸腔镜手术操作装置,包括单孔操作平台和切口保护装置,所述单孔操作平台包括底座和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固定平台,所述切口保护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保护套、被设置在所述保护套近端的外卡环和被设置在所述保护套远端的内卡环,所述外卡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固定平台由弹性材质制成,胸腔镜穿过所述固定平台被限位后能够以所述固定平台为支点自由旋转;解决了医生扶胸腔镜的手难以固定胸腔镜光源,准确度差、易疲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手术器械,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在胸腔镜手术中使用的单孔胸腔镜手术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90年代,微创胸外科——胸腔镜手术引入中国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胸腔镜手术的适应症不断扩大,基本涵盖各种普胸外科手术,无数患者从中获益。但是,胸腔镜技术的发展并未停下脚步。胸外科医生对微创外科的发展依旧充满热情,对微创的追求由三孔到两孔,进展到近年更为先进的单孔手术。单孔胸腔镜手术无疑是胸外科手术更“微创化”的探索,是微创胸外科新的方向。微创化是外科发展的方向,其目的是减少患者手术痛苦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单孔胸腔镜手术,指的是仅采用一个约2.0-4.0cm的切口进行胸腔镜手术,观察镜及手术器械均通过同一个手术切口。单孔胸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与传统3切口胸腔镜微创手术相当,但是减少了两个切口,手术更加微创化,从几何学角度上更有利于手术操作。在减轻术后切口疼痛和胸壁感觉异常、加快术后康复等方面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对于心肺功能相对差的患者,更降低了手术风险。同时在患者术后心理安慰、切口美容及手术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有明显改善。相对于三孔及二孔操作孔胸腔镜手术而言,单孔胸腔镜手术对扶镜的要求更加严苛,手术不仅要求助手根据术者的需求及手术细节及时准确调节镜头远近、焦距、角度和清晰度,同时也要求助手尽可能避免器械上的碰撞,最大限度为术者提供操作空间。单孔胸腔镜手术自身也存在一定缺点,现有胸腔镜相关设备不适合于单孔胸腔镜操作:一个操作孔,所有操作器械均由此口进出,存在器械之间的相互干扰,经常存在一个器械进去之后,另外的器械无法进入或无法运动的情况;此外,扶镜操作人员难以固定胸腔镜光源,准确度差、易疲劳。因此,医务人员和病人都迫切希望有新型的单孔胸腔镜手术操作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胸腔镜被固定平台限位后,以固定平台为支点能够自由旋转的单孔胸腔镜手术操作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单孔胸腔镜手术操作装置,包括单孔操作平台和切口保护装置,所述单孔操作平台包括底座和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的固定平台,所述切口保护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保护套、被设置在所述保护套近端的外卡环和被设置在所述保护套远端的内卡环,所述外卡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固定平台由弹性材质制成,胸腔镜穿过所述固定平台被限位后能够以所述固定平台为支点自由旋转。
本实用新型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所述切口保护装置的高度通过所述外卡环内翻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切口保护装置是固定高度,高度为30-80mm。
优选的,所述固定平台是圆形的密封平台。
优选的,所述固定平台是半圆形的非密封平台。
优选的,所述内卡环是弹性体结构,所述内卡环沿周向内置弹性材料或是记忆合金或是弹性材料和记忆合金的组合。
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一个穿刺器,所述穿刺器包括穿刺套管和插入所述穿刺套管中的穿刺针,所述穿刺器能够插入所述固定平台并被固定到所述固定平台上,所述穿刺套管为胸腔镜提供操作通道。当胸腔镜穿过被固定的所述穿刺套管后,能够以所述固定平台为支点自由旋转。
更优选的,所述穿刺套管包括设置在其近端的进出口和设置在其远端的套管挡板,所述穿刺套管通过所述套管挡板被固定到所述固定平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胜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胜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010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