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轨结构、智能停车场及智能物流仓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00320.6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8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格;周雪峰;黄丹;程韬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4H6/36 | 分类号: | E04H6/36;B65G35/00;B65G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正奇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轨 导轨安装槽 交叉结构 承压部 连接体 支撑轮 凹台 智能停车场 自动运输车 滚动配合 轮轨结构 智能物流 凸台部 仓库 本实用新型 端部连接 正交设置 侧壁 轨道 侧面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轨结构、智能停车场及智能物流仓库,包括:导轨交叉结构,导轨交叉结构包括导轨、连接体、及正交设置的导轨安装槽,导轨设置于导轨安装槽内,导轨上设有承压部,承压部上至少有一侧与导轨安装槽的侧壁配合形成空隙,导轨安装槽上设有交叉部,连接体设置于交叉部内;及支撑轮,支撑轮包括凹台部、及与凹台部的端部连接的凸台部,凹台部可与承压部滚动配合,凸台部可与连接体滚动配合。当自动运输车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都装上述的支撑轮,轨道上设有上述的导轨交叉结构时,自动运输车可沿轨道在交叉部切换运动方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轮轨结构、智能停车场及智能物流仓库。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大城市普遍存在停车难等问题,而提升停车场的空间利用率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有人设想在停车场布置轨道,然后配合自动运输车解决自动停车的问题,但是由于全部轨道尺寸及水平安装高度一致,采用传统形式的单条完整轨道无法完成自动运输车沿两正交方向运行的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轮轨结构,使得自动运输车能够沿轨道的两正交方向运行。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轮轨结构,包括:
导轨交叉结构,所述导轨交叉结构包括导轨、连接体、及正交设置的导轨安装槽,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导轨安装槽内,所述导轨上设有承压部,所述承压部上至少有一侧与所述导轨安装槽的侧壁配合形成空隙,所述导轨安装槽上设有交叉部,所述连接体设置于所述交叉部内、且所述连接体用于使所述导轨连通;及
支撑轮,所述支撑轮包括凹台部、及与所述凹台部的端部连接的凸台部,所述凹台部可与所述承压部滚动配合,所述凸台部可与所述连接体滚动配合。
上述的轮轨结构,支撑轮还未进入交叉部时,支撑轮与导轨的承压部接触的为凹台部,轮子两侧(或单侧)的凸台部悬空。轮子进入交叉部时,支撑轮与导轨脱离接触并改为与连接体接触,轮子与连接体的支撑面为轮子两侧(或单侧)的凸台部,轮子中间的凹台部悬空。轮子离开交叉部时,轮子与连接体脱离接触并改为与导轨接触,轮子与轨道的支撑面为轮子中间的凹台部,轮子两侧(或单侧)的凸台部悬空。当自动运输车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都装上述的支撑轮,轨道上设有上述的导轨交叉结构时,自动运输车可沿轨道在交叉部切换运动方向。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压部上设有相背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导轨安装槽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一槽壁、及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的第二槽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槽壁之间配合形成间隙,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槽壁之间配合形成间隙。如此,在承压部的两侧与导轨安装槽的槽壁之间的间隙用以容纳凸台部,可以防止支撑轮与轨道偏离,出现脱轨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还包括与所述承压部连接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抵设于所述第一槽壁及所述第二槽壁之间。如此,导轨可稳定地设置在导轨安装槽内,防止导轨发生侧翻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台部包括第一外壁,所述凹台部包括第二外壁,所述第一外壁和所述第二外壁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承压部包括第一顶壁,所述连接体包括第二顶壁,所述第一顶壁和所述第二顶壁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相等。如此,支撑轮可以平稳地从导轨向连接体;或者从连接体向导轨过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为垫块。垫块可在交叉部起到连接导轨的作用,同时,垫块也具有高强度,保障不出现露筋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台部为两个,所述凹台部的一端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凸台部、另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凸台部。如此,通过在承压部两侧都设有凸台部,可以进一步防止支撑轮与轨道偏离,出现脱轨现象。
本例中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停车场,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未经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6003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轨式自动运输车及自动停车场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智能立体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