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贴合机的贴料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99189.6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4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习小诚 |
主分类号: | B32B38/18 | 分类号: | B32B38/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8000 江西省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从动辊 活动连接 传动辊 计量器 本实用新型 测量连杆 控制面板 输送装置 贴合机 装配板 辊杆 贴合 旋钮 压辊 计量 锁定 表盘 传输 机体连接 运动带动 抚平板 杆连接 加固板 卷料辊 贴合辊 支撑架 热胶 工作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贴合机的贴料输送装置,其结构包括调节辊杆、装配板、传动辊杆、锁定旋钮、计量器、从动辊杆、控制面板、贴合压辊、控制机体、热胶贴合辊、抚平板、卷料辊、支撑架、加固板,调节辊杆通过装配板与控制机体连接,传动辊杆与控制机体活动连接,锁定旋钮设于控制机体上,计量器通过控制机体与传动辊杆连接,从动辊杆与控制机体活动连接,控制面板与控制机体相连接,贴合压辊与控制机体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设备通过设有计量器的测量连杆连接有从动辊杆,使设备能够通过从动辊杆的运动带动测量连杆旋转进行计量,并通过传输连杆传输至计量机体的表盘进行显示,便于工作量显示,便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贴合机的贴料输送装置,属于输送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古代的高转筒车和提水的翻车,是现代斗式提升机和刮板输送机的雏形;17世纪中,开始应用架输送设备--上海东屿机械提供空索道输送散状物料;19世纪中叶,各种现代结构的输送设备相继出现,现了螺旋输送机;1905年,在瑞士出现了钢带式输送机;1906年,在英国和德国出现了惯性输送机,此后,输送机受到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断完善,逐步由完成车间内部的输送,发展到完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物料搬运,成为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320130946.0的一种用于贴合机的贴料输送机构,属于贴合机技术设计领域。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安装有贴合机,其特征在于:在工作台顶部安装有可转动的上贴料输送轴,对应贴合机在工作台左侧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可转动的待贴料输送轴和下贴料输送轴,待贴料输送轴和下贴料输送轴安装在支架上,在下贴料输送轴与贴合机之间设置有传动导向机构。通过本实用新型,其结构简单,由于设置了上贴料输送轴、待贴料输送轴和下贴料输送轴,所以在使用时,既能一次性完成二层贴合,又能一次性完成三成贴合,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现有技术对于贴合装置工作量无法进行计量,导致工作进行后为了方便统计还需进行重卷长度计量,造成使用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贴合机的贴料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贴合装置工作量无法进行计量,导致工作进行后为了方便统计还需进行重卷长度计量,造成使用的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贴合机的贴料输送装置,其结构包括调节辊杆、装配板、传动辊杆、锁定旋钮、计量器、从动辊杆、控制面板、贴合压辊、控制机体、热胶贴合辊、抚平板、卷料辊、支撑架、加固板,所述调节辊杆通过装配板与控制机体连接,所述传动辊杆与控制机体活动连接,所述锁定旋钮设于控制机体上,所述计量器通过控制机体与传动辊杆连接,所述从动辊杆与控制机体活动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控制机体相连接,所述贴合压辊与控制机体活动连接,所述控制机体与支撑架相连接,所述热胶贴合辊与控制机体活动连接,所述抚平板与控制机体相连接,所述卷料辊与控制机体活动连接,所述控制机体(9)与支撑架(13)相连接,所述计量器包括表盘、固定孔、传输连杆、测量连杆、计量机体、接线头,所述表盘设于计量机体上,所述固定孔设于计量机体上,所述测量连杆通过传输连杆与计量机体连接,所述接线头与计量机体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板设有两个调节辊杆。
进一步地,所述计量器设于控制机体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卷料辊设于抚平板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板左右各设有一个支撑架。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辊杆由不锈钢制成,保证其强度和耐腐蚀性。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辊杆由铝合金制成,保证其防腐性同时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习小诚,未经习小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991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E保护膜的剥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印版加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