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净化器及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98789.0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5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全斌;池含龙;严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气管家(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3/16;F24F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郭俊霞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蜗壳 空气净化器 电机压板 电机轴 净化系统 第一端 电机 本实用新型 振动和噪音 减振垫圈 同轴设置 相对设置 用户体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净化系统,以解决现有空气净化器的振动和噪音较大以致用户体验感差的技术问题。该空气净化器包括蜗壳和位于所述蜗壳内的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轴和电机压板;其中,所述电机轴、所述电机压板和所述蜗壳同轴设置;所述电机轴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电机压板连接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蜗壳之间;并且,所述电机压板与所述蜗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减振垫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及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地,空气净化器包括蜗壳、风轮、电机和导风槽,以及前壳和后壳,其中,风轮和电机同轴设置,风轮和电机均设置在蜗壳内,导风槽设置在蜗壳的顶口上,前壳和后壳沿蜗壳的轴向相对设置在蜗壳的两侧。
现有技术中,电机与蜗壳之间为刚性连接,蜗壳的两侧进风孔与前壳和后壳均为刚性连接,并且,蜗壳的顶口与导风槽之间为刚性连接。由于现有净化器的多个部件之间均为刚性连接或硬性连接,导致净化器运行中所产生的振动由净化器的内部向外部依次传递,如此,净化器运动时的振动和噪音较大,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以解决现有空气净化器的振动和噪音较大以致用户体验感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包括蜗壳和位于所述蜗壳内的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轴和电机压板,所述电机轴、所述电机压板和所述蜗壳同轴设置;
所述电机轴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电机压板连接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蜗壳之间;其中,
所述电机压板与所述蜗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减振垫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机压板上的第一连接孔和设置在所述蜗壳上的第二连接孔,以及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以使所述电机压板与所述蜗壳连接,所述第一减振垫圈套接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电机压板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包括三个所述连接组件和三个所述第一减振垫圈;
三个所述连接组件和三个所述第一减振垫圈一一对应设置;
三个所述连接组件和三个所述第一减振垫圈均沿所述电机压板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包括两个第二减振垫圈;
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减振垫圈套接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电机压板之间;
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蜗壳插接,另一个所述第二减振垫圈套接在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蜗壳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护壳,所述护壳与所述蜗壳同轴设置,所述护壳与所述蜗壳之间设置有第三减振垫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护壳上的第一定位孔和设置在所述蜗壳上的第二定位孔,以及定位件;
所述定位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以使所述护壳与所述蜗壳连接,所述第三减振垫圈套接在所述定位件与所述蜗壳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包括三个所述定位组件和三个所述第三减振垫圈;
三个所述定位组件和三个所述第三减振垫圈一一对应设置;
三个所述定位组件和三个所述第三减振垫圈均沿所述蜗壳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护壳,所述蜗壳连接在两个所述护壳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气管家(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空气管家(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987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室内空气除尘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更换过滤网的家用除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