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执行机构的智能移动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94896.6 | 申请日: | 2017-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4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飞;吴靖文;张席;訾斌;许德章;钱森;汪步云;鞠锦勇;路恩;潘瑞;沈亚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13/08;B25J9/16;B25J9/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胡治中 |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装置 并联 智能移动设备 本实用新型 移动平台 机械手 变换机构 轮履 下移动平台 并联机构 串联机构 工作空间 回转安装 结构稳定 平整地面 斜坡地面 运动环境 运动模式 上平台 下平台 支撑杆 联接 匹配 颠簸 灵活 | ||
1.具有执行机构的智能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1)、并联承载装置(3)和机械手(2);在移动平台(1)上设有并联承载装置(3);在并联承载装置(3)上设有机械手(2);移动平台(1)由一个矩形顶板与两个侧板构成;在每个侧板的内侧、长度方向的端部均设有轮胎;在移动平台(1)的侧面设有轮履变换机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执行机构的智能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轮履变换机构(13)还包括主动轮(131)、从动轮(132)、减振缓冲弹簧(133)和液压缸(135);其中,在每个侧板的外侧均设有主动轮(131)和从动轮(132);
主动轮(131)与相邻的侧壁固定连接;在侧板的外侧设置有减振缓冲弹簧(133);位于同一个侧板上主动轮(131)和从动轮(132)均与一条履带(134)啮合,工作时通过主动轮(131)驱动,从而带动从动轮(132)运转,实现移动平台(1)的履带式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执行机构的智能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并联承载装置(3)包括并联承载装置的上平台(31)、并联承载装置的下平台(32)、并联承载装置的驱动元件(33)、移动导轨(34)、传动螺母(35)、刚度支撑杆(36);其中,在下平台(32)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导轨(34)和传动螺母(35);在下平台(32)的顶部设置有3个以上的并联承载装置的驱动元件(33);并联承载装置的驱动元件(33)的顶部均与上平台(31)的底面相连接;在下平台(32)与上平台(31)之间设有刚度支撑杆(3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执行机构的智能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上平台(31)的中部为网状辐射盘面,在网状辐射盘面的中心设置有回转安装座(313),在回转安装座(313)上设置有回转支撑(3131)和圆柱齿轮(3132);回转支撑(3131)的内齿与圆柱齿轮(3132)的外齿啮合,圆柱齿轮(3132)带动回转支撑(3131)实现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执行机构的智能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平台(31)的底面设置有加强筋板(312)、球铰安装座(311)和支撑架(37);加强筋板(312)和球铰安装座(311)均为3个以上,且对称分布在上平台(31)的底面,支撑架(37)固定在上平台(31)的底面的中心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执行机构的智能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连接铰二(362)将支撑架(37)的底部与刚度支撑杆(36)相连接;通过连接铰一(361)将下平台(32)的顶面与刚度支撑杆(36)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948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越障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翻盖式圆柱形物料智能物流小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