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桩基的水下阻力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91227.3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0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蔡俊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1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云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4 | 代理人: | 张骁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杆 底块 阻力检测装置 螺纹杆 侧壁 本实用新型 桥梁桩基 条形开口 贯穿 手持检测装置 连接杆连接 方便检测 固定吸盘 检测操作 螺纹连接 内部连通 上端侧壁 竖直设置 误差概率 中空结构 转动连接 安装槽 连接杆 匹配 下水 检测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桩基的水下阻力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为中空结构,且固定杆中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固定杆的上端侧壁设置,所述固定杆的一侧侧壁设有与内部连通的条形开口,且固定杆的另一侧侧壁设有多个固定吸盘,所述固定杆中设有底块,且底块贯穿条形开口设置,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底块并与底块螺纹连接,所述底块通过连接杆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阻力检测装置,所述底块中设有与连接杆匹配的安装槽。本实用新型方便将阻力检测装置移动至水下,避免操作人员下水进行检测操作,同时避免操作人员手持检测装置,方便检测操作的同时降低检测出现的误差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桩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桩基的水下阻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桩基在桥梁建筑行业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它为桥梁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是保证桥梁质量的最重要的一部分之一。相对应的,对于桥梁桩基后期的维护同样十分重要,在维护中,工作人员往往需要经常到桥梁下进行测量,有时甚至要下水测量,同时,操作设备却常常无处安置,需要自己手持测量,这样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操作也非常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桥梁桩基的水下阻力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桥梁桩基的水下阻力检测装置需要手持测量,操作繁琐且产生较大误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桥梁桩基的水下阻力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桥梁桩基的水下阻力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为中空结构,且固定杆中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固定杆的上端侧壁设置,所述固定杆的一侧侧壁设有与内部连通的条形开口,且固定杆的另一侧侧壁设有多个固定吸盘,所述固定杆中设有底块,且底块贯穿条形开口设置,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底块并与底块螺纹连接,所述底块通过连接杆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阻力检测装置,所述底块中设有与连接杆匹配的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壁通过弹簧连接有滑板,所述连接杆插入安装槽中并与滑板相抵设置,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设有环形卡槽和多个滑槽,且多个滑槽均与环形卡槽连通,所述连接杆的侧壁设有与滑槽匹配的滑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底部设有多个与内部连通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靠近底块的一侧侧壁设有第一环形凸块,且底块中设有与第一环形凸块匹配的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凸块两侧的侧壁还设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二环形凸块,且环形凹槽的内壁设有多个与第二环形凸块匹配的环形转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靠近底块的一侧侧壁还设有环形橡胶垫,且环形橡胶垫位于第一环形凸块与连接杆之间。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为中空结构,且连接杆中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连接杆和连接块的侧壁设置,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侧壁还通过斜齿轮传动连接有第三螺纹杆,且第三螺纹杆上套设有与其匹配的螺母,所述螺母的侧壁通过连杆连接有卡杆,且卡杆贯穿滑块设置,所述环形卡槽的内壁还环绕设有多个与卡杆匹配的卡槽。
本实用新型方便将阻力检测装置移动至水下,避免操作人员下水进行检测操作,同时避免操作人员手持检测装置,方便检测操作的同时降低检测出现的误差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桥梁桩基的水下阻力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杆、2第一螺纹杆、3固定吸盘、4底块、5连接块、6阻力检测装置、7安装槽、8弹簧、9滑板、10连接杆、11滑槽、12环形卡槽、13滑块、14第二螺纹杆、15斜齿轮、16第三螺纹杆、17螺母、18卡杆、19卡槽、20环形凹槽、21第一环形凸块、22第二环形凸块、23环形转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912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桩侧探孔内激振的桩基质量检测装置
- 下一篇:桥梁基础溶洞勘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