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肿瘤用介入治疗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89399.7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4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月;李金秋;林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B17/34;A61B90/3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柄 针体 一端设置 注药管 本实用新型 介入治疗针 血液肿瘤 固定块 针尖 卡块 收纳 定位指套 治疗效果 弹力夹 固定杆 体内部 万向节 弹簧 手抖 贯穿 延伸 支撑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液肿瘤用介入治疗针,包括针柄、固定杆、万向节和LED灯,所述针柄的一端安装有针体,且针体远离针柄的一端设置有针尖,所述针体靠近针柄的一端设置有卡块,且针柄靠近针体的一端设置有与卡块配合的卡槽,所述针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注药管,所述注药管一端延伸至针尖靠近针体的一侧,且注药管另一端贯穿针柄靠近针体的一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定位指套和支撑块,使其在使用时可以便于定位和固定,避免了医务人员由于手抖而造成插入介入针时位置出现偏差的问题,保证了治疗效果,该装置通过安装有弹力夹、弹簧、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使其在不使用时便于收纳,从而节省了空间,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液肿瘤用介入治疗针。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法也越来越成熟,介入治疗法是现代高科技微创治疗法,在医学影像设备的指导下,将穿刺针直接插进肿瘤体内,或者将特定的导管、导丝等精密仪器引入体内,对体内患病部位进行诊断且局部治疗,介入治疗法中最常用的就是治疗针,然而,目前临床上现存的介入治疗针主要由针柄和针体构成,针柄比较短,在给病人进行肿瘤介入治疗时很容易引发交叉感染,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同时,目前临床上在使用介入治疗针对肿瘤病人进行介入治疗时,大多数是凭借医师的经验选择血管进行穿刺,这样只凭肉眼很难准确判断穿刺部位,容易出现血管渗血的情况,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此外,现存的介入治疗针对于针体部位没有设置相应的保护套管,容易被污染,从而可能会对病人造成无可挽回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肿瘤用介入治疗针,以解决现有介入治疗针对于针体部位没有设置相应的保护套管,容易被污染,从而可能会对病人造成无可挽回伤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血液肿瘤用介入治疗针,包括针柄、固定杆、万向节和LED灯,所述针柄的一端安装有针体,且针体远离针柄的一端设置有针尖,所述针体靠近针柄的一端设置有卡块,且针柄靠近针体的一端设置有与卡块配合的卡槽,所述针体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注药管,所述注药管一端延伸至针尖靠近针体的一侧,且注药管另一端贯穿针柄靠近针体的一侧,所述针体的外侧设置有可伸缩保护套,且针柄的内部设置有与可伸缩保护套配合的滑槽,所述针体底部靠近针尖的一端安装有跟踪定位传感器,所述针柄的另一端安装有电池仓,且针柄顶部靠近电池仓的一端通过连接杆固定有支撑块,所述针柄内部靠近针体的一端设置有置物槽,且置物槽内部的中间位置处铰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靠近针体的一端安装有万向节,且万向节靠近针体的一端安装有LED灯,所述针柄内部远离针体的一端安装有弹力夹,且弹力夹靠近电池仓一侧的两端皆安装有定位指套,所述弹力夹远离电池仓的一端固定有可伸缩支撑杆,且可伸缩支撑杆远离弹力夹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针柄内部靠近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通过弹簧与第一固定块连接;
所述定位指套的内侧设置有防滑橡胶套;
所述置物槽的内侧设置有海绵保护层;
所述卡块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且卡槽内侧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所述支撑块靠近定位指套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93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内科用喷药器
- 下一篇: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