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天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85175.9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4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士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H01Q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姚垚;曹正建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隔离件 间隔距离 接地 设置面 侧缘 底板 双天线装置 隔离部 本实用新型 连接设置 侧连接 隔离度 延伸 | ||
一种双天线装置,包括底板、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及隔离件;底板具有设置面,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凸出于设置面并各自以第一接地侧缘及第二接地侧缘连接设置面;隔离件具有第一隔离部,隔离件凸出于设置面并以第一隔离部的底侧连接设置面,使得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分别位于隔离件的两侧;第一天线与隔离件在第一接地侧缘的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一间隔距离,第二天线与隔离件在第二接地侧缘的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二间隔距离。本实用新型借助隔离件、第一间隔距离及第二间隔距离的设置,可增加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天线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双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天线为无线通信产品的关键元件,天线的尺寸及性能几乎决定了无线通信产品的好坏。以第五代行动通信技术,即所谓的5G(5th Generation)而言,制定中的标准揭示5G在28吉赫兹(GHz)频段的可用带宽达1GHz。如此宽的频段已无法靠单一天线完全支持,目前常见的解决方案是在高频段和低频段分别设置一根天线,使用两个独立的信道(Channel)作数据传输。然而,无线通信产品的的发展愈来愈轻薄短小,装置尺寸的限制使天线和天线之间的无线电波信号彼此干扰,导致传输效率的损失。故在设计双天线装置或多天线装置时,天线之间的隔离度(Isolation)成为评估设计好坏的重要指标,现有技术中增加隔离度的方法通常为增加两根天线间的距离,但由于实体装置可用空间的限制,致使此方法效果不显著。另一种方式则是通过天线的极化(Polarization),即调整使两根天线电场(Electricfield,E-plane)的震动方向彼此相异,借此减少干扰,但是此方法也有设计上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天线装置,可在较小的天线尺寸下,具备良好隔离度。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天线装置,包括:底板、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及隔离部。底板具有设置面。第一天线具有第一接地侧缘、第一短路侧缘及第一开路侧缘,第一天线凸出于设置面并以第一接地侧缘连接设置面。第一短路侧缘连接第一接地侧缘并沿背向设置面的方向延伸,第一开路侧缘实质平行于第一接地侧缘并连接至第一短路侧缘。第二天线具有第二接地侧缘、第二短路侧缘及第二开路侧缘,第二天线凸出于设置面并以第二接地侧缘连接设置面。第二接地侧缘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接地侧缘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第二短路侧缘连接至第二接地侧缘并沿背向设置面的方向延伸,第二短路侧缘与第一短路侧缘位于第一参考平面。第二开路侧缘实质平行于第二接地侧缘并连接至第二短路侧缘。隔离件具有第一隔离部及第二隔离部,隔离件凸出于设置面并沿实质垂直于底板的第二参考平面设置使第一天线及第二天线分别位于第二参考平面的两侧,隔离件以第一隔离部的底侧连接设置面。在第一接地侧缘的延伸方向上,隔离件及第一天线具有第一间隔距离。在第二接地侧缘的延伸方向上,隔离件及第二天线具有第二间隔距离。第二隔离部连接第一隔离部的一侧并穿过第一参考平面。
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天线装置,其中,第一天线更包括第一辐射部、第一馈入部及第一接地部。第一辐射部具有第一短路段及第一开路段。第一短路段的一端连接至第一接地部,第一短路段的另一端与第一开路段呈L型连接。第一短路侧缘为位于第一短路段距离隔离件最近的一侧。第一开路侧缘为第一开路段距离设置面最远的一侧。第一馈入部与第一开路段成T型连接。第二天线更包括第二辐射部、第二馈入部及第二接地部。第二辐射部具有第二短路段及第二开路段。第二短路段的一端连接至第二接地部,第二短路段的另一端与第二开路段呈L型连接。第二短路侧缘为位于第二短路段距离隔离件最近的一侧。第二开路侧缘为第二开路段距离设置面最远的一侧。第二馈入部与第二开路段成T型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绿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51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适用于金属表面的低剖面终端天线
- 下一篇:超宽带高增益波束上仰全向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