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180度混合环的带内全双工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84060.8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7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林娴静;张培升;谢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Q21/28 | 分类号: | H01Q21/28;H01Q1/50;H01Q1/5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混合环 全双工 本实用新型 耦合馈电 微带辐射贴片 高隔离度 隔离端口 工作频段 极化隔离 接收端口 接收过程 馈电网络 电磁波 发射 发射端 接收端 两端口 微带线 线极化 正交的 贴片 发送 隔离 占用 辐射 | ||
1.一种基于180度混合环的带内全双工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内全双工天线包括上层介质基板、下层介质基板和两个用于耦合馈电的T型探针,其中两个T型探针分别由第一水平臂和第一垂直臂以及第二水平臂和第二垂直臂垂直连接构成,
所述的上层介质基板的上表面印制有方形的微带辐射贴片,所述的下层介质基板的下表面印制有所述的第一水平臂和所述的第二水平臂,
所述的下层介质基板的上表面印制有反射地板,所述的下层介质基板的下表面印制有180度混合环馈电网络,所述的180度混合环馈电网络包括三段四分之一波长的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和第三微带线以及一段四分之三波长的第四微带线,所述的180度混合环馈电网络包括四个端口,其中,两个端口作为隔离端口由不同阻抗的第一阻抗变换线和第二阻抗变换线以及第五微带线引出,分别用作发射端和接收端;另两个端口则分别经第六微带线和第七微带线引出,与两个T型探针的第一垂直臂和第二垂直臂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180度混合环的带内全双工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水平臂和所述的第二水平臂是矩形微带,且沿着方形的所述的微带辐射贴片的对角线位置对称放置,彼此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180度混合环的带内全双工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垂直臂和所述的第二垂直臂是金属探针,且位于方形的微带辐射贴片的几何中心的两边对称位置,同时两个金属探针的一端分别与第六微带线和第七微带线相连,另一端则分别穿过反射地板和下层介质基板上的通孔与两T型探针的两水平臂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180度混合环的带内全双工天线,其特征在于,信号经发射端的端口分别到达两个T型探针,到达两个T型探针的信号幅度相等而相位相差180度,之后通过两个T型探针的两个水平方向的第一水平臂和第二水平臂耦合给方形的微带辐射贴片辐射出去,在天线远场处产生y方向的线极化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180度混合环的带内全双工天线,其特征在于,信号经接收端的端口分别到达两个T型探针,到达两个T型探针的信号幅度和相位均相等,之后通过两个T型探针的两个水平方向的第一水平臂和第二水平臂耦合给方形的微带辐射贴片辐射出去,在天线远场处产生x方向的线极化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40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频吸波高频透波天线滤波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增益全向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