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活垃圾除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83953.0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8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晋荣萍;李思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硕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9/16 | 分类号: | A61L9/16;A61L101/04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地址: | 6531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腔体 出风通道 除臭装置 进风通道 活性炭 生活垃圾 本实用新型 风机 垃圾处理装置 臭味气体 内部填充 排出空气 吸附作用 箱体内部 除臭 排出 吸附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除臭装置,属一种垃圾处理装置,所述的除臭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安装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风通道与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内安装有第一风机;箱体内部设置有过滤腔体,过滤腔体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过滤腔体在箱体的内部置于进风通道与出风通道之间。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空气由进风通道进入,经过箱体内的过滤腔体后由出风通道排出,在此过程中,空气与过滤腔体中的活性炭接触,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以及臭味气体吸附,进而降低或消除由出风通道排出空气的气味,达到除臭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生活垃圾除臭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于在各类场所安装使用,应用范围广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装置,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生活垃圾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人们居住的密集性在不断的增长,尤其是在大型的社区中,生活垃圾产生的集中性也在增长,由于生活垃圾的堆积量较大,在夏季炎热的气温下容易腐化产生难闻的恶臭,对于居住密集型较高的社区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生活垃圾每天一次转运并不能消除前述影响,因而有必要针对生活垃圾除臭的装置进行研究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生活垃圾除臭装置,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居住密集型的社区垃圾堆积量大,易出现腐化产生难闻的恶臭,严重影响社区的居住环境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生活垃圾除臭装置,所述的除臭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安装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风通道与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内安装有第一风机;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过滤腔体,所述过滤腔体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所述过滤腔体在箱体的内部置于进风通道与出风通道之间。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进风通道置于箱体的顶部,出风通道置于箱体的底部或下侧,所述出风通道的入风口与所述过滤腔体相接触。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过滤腔体置于箱体内腔的下部,且所述过滤腔体与进风通道之间设有过滤膜。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进风通道的入风口与第一风机之间也设有过滤膜。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出风通道上还安装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与第一风机的叶轮转速相反。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箱体的内腔中还安装有紫外光灯,所述紫外光灯的照射面与所述过滤腔体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在第一风机的作用下,空气由进风通道进入,经过箱体内的过滤腔体后由出风通道排出,在此过程中,空气与过滤腔体中的活性炭接触,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以及臭味气体吸附,进而降低或消除由出风通道排出空气的气味,达到除臭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生活垃圾除臭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于在各类场所安装使用,应用范围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箱体、2为进风通道、3为出风通道、4为第一风机、5为过滤腔体、6为活性炭、7为过滤膜、8为第二风机、9为紫外光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生活垃圾除臭装置,该除臭装置包括箱体1,并且箱体1上安装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风通道2与出风通道3,前述进风通道2内还需安装第一风机4;更为重要的是,在前述箱体1内部设置有一个过滤腔体5,在过滤腔体5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6,过滤腔体5在箱体1的内部需置于进风通道2与出风通道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硕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硕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39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