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伸缩式植筋钻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83007.6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1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侯旭东;郭应军;刘嘉茵;蒋斌;钟千里;凌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14 | 分类号: | B23B45/14;B25D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王灵灵;晁璐松 |
地址: | 10002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筋 可移动伸缩式 钻孔设备 可伸缩式把手 可伸缩式 施工作业 立柱 电钻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连接 电缆引导 方钢横梁 钢制托盘 杠杆横梁 固定机构 控制把手 人身安全 施工现场 限位链条 钻孔机具 钻孔作业 可移动 灵活 施工 成熟 环保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伸缩式植筋钻孔设备,包括可移动钢制托盘、可伸缩式立柱、可伸缩式把手、杠杆横梁、方钢横梁、限位链条、电钻固定机构和电缆引导钩,可伸缩式立柱采用可拆卸连接,可伸缩式把手用于控制把手长度。采用该可移动伸缩式植筋钻孔设备进行植筋钻孔作业,操作工人可直接站在地面进行施工作业,这样大大提高了施工作业的安全性,保障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是一种灵活、便捷、高效、安全、经济、环保、技术成熟的施工现场植筋钻孔机具,在施工中可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筋钻孔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筑的不断发展,其结构形式也日趋成熟,国家对建筑的抗震也越来越重视。目前针对各种结构类型的建筑,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规范和技术标准,强制要求在砌筑墙体的震害部位设置构造柱,以提高砌筑墙体整体性,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减少地震发生时的人员伤亡。而在构造柱钢筋植筋钻孔时传统的方法是采用移动式脚手架或搭设钢管脚手架作为操作平台,操作工站立在平台上直接徒手举起冲击钻进行钻孔施工,或者用工程旧木方现场制作简易辅助工具进行植筋作业,这些施工方法存在施工效率低、作业不便捷、稳定性弱、施工质量差、劳动强度高、安全隐患大、人工和周转材料投入大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伸缩式植筋钻孔设备,为了解决传统植筋钻孔方法施工效率低、作业不便捷、稳定性弱、施工质量差、劳动强度高、安全隐患大、人工和周转材料投入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伸缩式植筋钻孔设备,包括有下竖向支撑立柱、上竖向支撑立柱、下横梁和上横梁,其中下横梁和上横梁的一端均与下竖向支撑立柱铰接连接,下横梁和上横梁的另一端均与上竖向支撑立柱铰接连接,所述上竖向支撑立柱的上端连接有电钻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竖向支撑立柱的下端连接有可移动底座,所述可移动底座包括可移动钢制托盘和固定连接在可移动钢制托盘上的下固定立柱,所述可移动钢制托盘底部设置有两个移动滚轮和两只固定地脚,所述下固定立柱沿轴向设置有多个第一高度调节孔,所述下竖向支撑立柱通过第一高度调节螺栓和第一高度调节孔与下固定立柱高度可调连接;
所述下横梁和上横梁之间设有杠杆横梁,杠杆横梁的一端与上竖向支撑立柱、下竖向支撑立柱铰接连接,杠杆横梁的另一端套有可伸缩式把手,所述可伸缩式把手上设有多个长度调节孔,可伸缩式把手通过长度调节螺栓和长度调节孔与杠杆横梁长度可调连接;
所述长度调节螺栓与第一高度调节螺栓之间连接有限位链条。
优选地,所述上竖向支撑立柱的上端连接有上固定立柱,上固定立柱沿轴向设置有多个第二高度调节孔,所述上固定立柱通过第二高度调节孔和第二高度调节螺栓与上竖向支撑立柱高度可调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钻固定机构连接在上固定立柱的上端,包括有电钻底托和电钻卡托,电钻底托上设有电钻底托固定孔、用于托住电钻,所述电钻卡托包括定位卡托和固定卡托,所述定位卡托连接在上固定立柱上,固定卡托通过螺栓与定位卡托可拆卸连接,并且固定卡托与定位卡托之间设有电钻卡托固定孔、用于卡住电钻。
优选地,所述上固定立柱的上端沿轴向设有一排高度调节螺杆,所述定位卡托通过高度调节螺杆高度可调连接在上固定立柱上。
优选地,所述上固定立柱和杠杆横梁均上设有多个电缆引导钩。
优选地,所述可伸缩式把手上设有与电钻配合用的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移动伸缩式植筋钻孔设备的底部设置有可移动钢制托盘,在钻孔作业使该设备始终保持垂直向上的角度,较传统的施工方法更具稳定性,更能保证钻孔作业的施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3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顶板打孔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孔道成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