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车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82808.0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9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覃鹏飞;陆毅初;陈仁泽;甘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B60R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大梁 汽车前车架 下支撑板 弯梁 下弯 上支撑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 前防撞杆 盒状 腔体 支撑板组件 整体刚度 抗扭转 前车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前车架装置,包括上弯梁、前防撞杆、下弯梁和前大梁,所述前防撞杆与所述前大梁固定连接,所述上弯梁和所述前大梁之间固定连接有内设有腔体的盒状上支撑板组件,所述上支撑板组件分别与所述上弯梁和所述前大梁固定连接,所述前大梁与所述下弯梁之间固定连接有内设有腔体的盒状下支撑板组件,所述下支撑板组件分别与所述前大梁与所述下弯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前车架装置通过增加支撑板组件和下支撑板组件,大大改善前车架装置抗扭转方面的整体刚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前车架,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前车架装置。
背景技术
前车架框架是影响正面碰撞、偏置碰撞安全的主要结构,对整车弯曲和扭转刚度的影响也很重要。传统的前车架框架(图1、图2、图3和图4) 的上弯梁01、下弯梁03、前防撞杆总成02和前大梁04的连接主要靠上支撑板05、下支撑板06连接,其前车架框架在实际过程中存在抗扭转方面刚度较差的缺陷;前防撞杆总成02包括前防撞杆07和前防撞杆加强板08,前防撞杆07与前防撞杆加强板08形成腔体面积为50mm×30mm。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前车架装置,其优点是通过增加支撑板组件和下支撑板组件,大大改善前车架装置抗扭转方面的整体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前车架装置,包括上弯梁、前防撞杆、下弯梁和前大梁,所述前防撞杆与所述前大梁固定连接,所述上弯梁和所述前大梁之间固定连接有内设有腔体的盒状上支撑板组件,所述上支撑板组件分别与所述上弯梁和所述前大梁固定连接,所述前大梁与所述下弯梁之间固定连接有内设有腔体的盒状下支撑板组件,所述下支撑板组件分别与所述前大梁与所述下弯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前车架装置还可以是:
所述上支撑板组件包括上支撑板和上支撑板加强件,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上支撑板加强件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上支撑板加强件之间围设有中间为空的第一腔体,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上支撑板加强件分别与所述上弯梁和所述前大梁固定连接。
所述上支撑板加强件为上支撑板加强板。
下支撑板组件包括下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加强件,所述下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加强件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加强件之间围设有中间为空的第二腔体,所述下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加强件分别与所述前大梁与所述下弯梁固定连接。
所述下支撑板加强件为下支撑板加强板。
所述前防撞杆截面为50mm×50mm。
所述前防撞杆前侧面的截面形状为M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前车架装置,包括上弯梁、前防撞杆、下弯梁和前大梁,所述前防撞杆与所述前大梁固定连接,所述上弯梁和所述前大梁之间固定连接有内设有腔体的盒状上支撑板组件,所述上支撑板组件分别与所述上弯梁和所述前大梁固定连接,所述前大梁与所述下弯梁之间固定连接有内设有腔体的盒状下支撑板组件,所述下支撑板组件分别与所述前大梁与所述下弯梁固定连接。这样,上弯梁和前大梁之间形成有盒状上支撑板组件,前大梁与下支撑板之间形成有盒状下支撑板组件。盒状上支撑板组件可以提高上弯梁和前大梁之间的连接强度,盒状下支撑板组件可以提高下弯梁和前大梁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设置盒状上支撑板组件和盒状下支撑板组件,由于盒状上支撑板组件的腔体和盒状下支撑板组件的腔体的存在,使得在受外界应力的下,其腔体内的空气被压缩,空气阻碍腔体变形,使得腔体的抗变形能力、抗冲击力增强。腔体的盒状上支撑板组件和腔体的盒状下支撑板组件不仅可以提高外界应力冲击,提高了上弯梁、下弯梁、前防撞杆和前大梁的连接强度,而且也大大改善前车架装置抗扭转方面的整体刚度。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前车架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通过增加支撑板组件和下支撑板组件,大大改善前车架装置抗扭转方面的整体刚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28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横向360度抗挤压车架
- 下一篇:一种左4#横梁连接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