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螺钉自密封装置的RTM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82266.7 | 申请日: | 2017-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3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英;於永红;侯淑玲;朱喜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70/48 | 分类号: | B29C70/48;B29C3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 地址: | 2123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钉 沉头孔 下模 芯模 模具 本实用新型 自密封装置 螺钉头部 螺纹孔 密封垫 橡胶囊 上模 密闭腔室 密闭型腔 生产效率 树脂浸润 微型磁铁 有效组织 密闭腔 内螺钉 起重器 注胶口 树脂 放入 紧固 螺纹 内芯 省时 脱出 省力 制备 渗入 取出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螺钉自密封装置的RTM模具,RTM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芯模,芯模通过数个螺钉与下模紧固,上模与下模形成密闭腔室,芯模位于密闭腔室内,密闭型腔室设有注胶口,在芯模上设置沉头孔,沉头孔内设置螺纹,下模对应处制备螺纹孔,螺钉置于沉头孔内,沉头孔的深度高于螺钉头部厚度‑mm,在螺钉头部上方设置螺钉密封垫,螺钉密封垫包括橡胶囊和内芯,橡胶囊在内芯上面的部分厚、在内芯下面的部分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有效组织树脂渗入螺钉与螺纹孔的间隙内,解决了RTM模具内螺钉被树脂浸润无法脱出的问题,方便放入,用微型磁铁起重器可轻松取出,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RTM模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带螺钉自密封装置的RTM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对材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作的结构件由于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轻量化的特点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预浸料树脂体系有一定的使用寿命,材料的储存和运输均需要低温环境,因此需要特殊的冷冻设备,这使得原材料的存储和运输成本较高。低成本的液体成型技术是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发展方向。
当制件形状较复杂时,模具上经常需要设置压块、芯模等零件,这些都需要进行紧固防止零件蹿动,在紧固过程中我们通常需要用到螺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RTM工艺经常会出现树脂渗入螺钉及螺钉孔内,由于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选用的树脂通常都有强粘连力,导致螺钉难以取出,损毁螺纹,甚至由于强行取出而损毁制件。现常用的密封方式是,采用硅脂或者密封胶胶密封螺钉头部,这些都不能保证杜绝树脂的渗入,并且不可重复利用,并且每次需填入以及取出黄胶或者硅脂,操作复杂,耗时极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螺钉自密封装置的RTM模具,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密封工序复杂,密封效果无法保证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螺钉自密封装置的RTM模具,RTM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芯模,芯模通过数个螺钉与下模紧固,上模与下模形成密闭腔室,芯模位于密闭腔室内,密闭型腔室设有注胶口,在芯模上设置沉头孔,沉头孔内设置螺纹,下模对应处制备螺纹孔,螺钉置于沉头孔内,沉头孔的深度高于螺钉头部厚度10-30mm,在螺钉头部上方设置螺钉密封垫,螺钉密封垫包括橡胶囊和内芯,橡胶囊在内芯上面的部分厚、在内芯下面的部分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橡胶囊为硅橡胶或氟橡胶制成的橡胶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内芯为超强磁铁制成的内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橡胶囊和内芯粘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螺钉密封垫的直径与螺钉头部的直径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螺钉连接处的下模和芯模装配面处的螺孔周边设置环形密封沟槽,在所述环形密封沟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RTM模具的使用步骤包括:首先,分别在下模和芯模上铺制预制体织物或者纤维,将预制体与芯模依次装配在下模上,利用螺钉密封装置将模具锁紧并防止树脂渗入螺纹上;然后,将模具置入烘箱内,利用烘箱的加热装置将模具加热后,通过注胶口往模具内腔注入树脂,待固化完成后取出螺钉密封垫实施脱模,实施脱模时,采用微型磁铁起重器将密封垫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阻止树脂进入模具的螺纹孔内,有效防止螺钉因为渗入树脂而无法脱出的情况,使螺钉不受树脂阻碍而轻松通过微型磁铁起重器将密封垫取出,并且该装置可以反复使用,极大地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RTM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82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