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铸件的浇铸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9720.3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5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聪;修海涛;左艳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丰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B22C9/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缓冲 进液口 缓冲 冒口 浇铸模具 浇铸口 本实用新型 电机铸件 浇铸液 三路 凝固 从上至下 缓慢冷却 连接通路 冒口设置 底边缘 环形圈 补缩 底面 浇铸 模具 冷却 均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铸件的浇铸模具,包括浇铸口、进液口和环形缓冲带,环形缓冲带设置在模具底边缘,进液口有三路,连接浇铸口及环形缓冲带,还包括缓冲冒口,缓冲冒口设置在进液口至环形缓冲带的连接通路下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浇铸模具底面设置环形缓冲带,连接三路进液口,使得浇铸液先充满整个环形圈再从下至上往上注入,并通过设置缓冲冒口,浇铸液从浇铸口涌入时,先流至缓冲冒口,再流入环形缓冲带,平缓浇铸,冷却时从上至下缓慢冷却,冒口处最后凝固,起到补缩作用,均衡凝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铸件的浇铸模具。
背景技术
对于体积较大的电机,通常用浇铸的方式生产外壳,浇铸口统一设置在模具下方中部,从下至上进行浇铸,现有的浇铸模具,浇铸口周边分出三路进液口与浇铸侧壁相连,浇铸成型的产品如图1所示。这种模具在浇铸过程中,由于流通的管路分开,铝液从三个方向往上浇铸,会造成铝液往上不均匀,且充液速度快,放置在内部的螺旋砂芯会被冲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铸件的浇铸模具,降低浇铸液的流动速度,平缓进液,并增加缓冲冒口进行补缩,使得浇铸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机铸件的浇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浇铸口、进液口和环形缓冲带,所述浇铸口是浇铸液的入口,所述环形缓冲带设置在模具底边缘,所述进液口有三路,连接浇铸口及环形缓冲带。
优选的,还包括缓冲冒口,所述缓冲冒口设置在进液口至环形缓冲带的连接通路下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浇铸模具底面设置环形缓冲带,连接三路进液口,使得浇铸液先充满整个环形圈再从下至上往上注入,并通过设置缓冲冒口,浇铸液从浇铸口涌入时,先流至缓冲冒口,再流入环形缓冲带,平缓浇铸,冷却时从上至下缓慢冷却,冒口处最后凝固,起到补缩作用,均衡凝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浇铸模具制成的产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制成的产品示意图。
图中,1-浇铸口、2-进液口、3-环形缓冲带、4-缓冲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图1所示为现有浇铸模具制成的产品示意图,浇铸口1连接三路进液口从下至上往上浇铸成型。
如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包括浇铸口1,进液口2、环形缓冲带3、缓冲冒口4。
所述浇铸口1是浇铸液的入口,所述环形缓冲带3设置在模具底边缘,所述进液口2有三路,连接浇铸口1及环形缓冲带3,最终汇集到环形缓冲带3内,所述缓冲冒口4设置在进液口2至环形缓冲带3的连接通路下方,本实施例中,采用铝液做浇铸液。
铝液从浇铸口1向模具内注入时,先流入缓冲冒口4,充满缓冲冒口4后再流入环形缓冲带3内,直至环形缓冲带3内的铝液也充满了,才缓慢向上浇铸。凝固时从上至下缓慢凝固,缓冲冒口4中的铝液是最后凝固的,这样能起到补缩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丰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丰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97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产行星减速电机散热瓦片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轮毂模具的中心冒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