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热箱体锚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9396.5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2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韩奇生;徐德亭;黄江文;薛鸿雁;李超;沈万林;陈瑞金;彭德江;程明亮;李军;李强;王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金鑫恒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6 | 分类号: | F27D1/16;F28D20/00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秦贞明 |
地址: | 454450 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固结构 蓄热箱体 环形筋板 本实用新型 体内 锚固钩 箱本体 抓钉 耐火材料 使用寿命 外侧设置 筋板 拉裂 内衬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热箱体锚固结构,蓄热箱体包括箱本体、箱本体头部外侧设置的环形筋板、箱本体内衬面上设置的筋板和锚固结构,该锚固结构包括锚固钩和抓钉,所述锚固钩均匀分布于环形筋板以下的箱本体内衬面上,所述抓钉设置于环形筋板以上的箱本体内衬面上,且紧邻环形筋板对应于内衬面上的位置呈一圈分布。本实用新型的蓄热箱体锚固结构能够在防止耐火材料因焊接拉裂的基础上,保障蓄热箱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热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蓄热箱体锚固结构。
背景技术
蓄热箱体属于蓄热式工业窑炉烧嘴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蓄热箱体是由金属外壳、金属锚固钩、耐火纤维毡和耐火浇注料组成。蓄热箱体常规设计分头部和尾部结构,内衬面布满筋板和锚固钩,内衬浇注耐火材料(厚度为120mm左右),头部外侧有环形筋板(筋板厚度为12mm左右),筋板现场安装时要与窑炉炉墙护板焊接在一起。
锚固结构的设计是为了保护和固定内衬浇注料,确保使用过程中耐火材料内衬不剥落。传统的锚固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该锚固结构的设计忽略了蓄热壳体在安装拼焊过程中的热应力变形问题,现场安装中,采用花焊、跳焊和对称焊等不同焊接工艺,焊接应力均会导致环形筋板热应力变形,进而拉动内侧锚固钩发生位移,导致耐火材料内衬不同程度的拉裂破坏。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蓄热箱体锚固结构,能够在保证锚固效果的基础上,避免因焊接产生的热应力导致耐火内衬的拉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热箱体锚固结构,可有效的避免耐火内衬的拉裂,而且能够保障蓄热箱体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蓄热箱体锚固结构,蓄热箱体包括箱本体、箱本体头部外侧设置的环形筋板、箱本体内衬面上设置的筋板和锚固结构,该锚固结构包括锚固钩和抓钉,所述锚固钩均匀分布于环形筋板以下的箱本体内衬面上,所述抓钉设置于环形筋板以上的箱本体内衬面上,且紧邻环形筋板对应于内衬面上的位置呈一圈分布。
本实用新型中,锚固钩布满整个环形筋板以下箱本体的内衬面,锚固钩之间的间距根据本领域的常规选择进行设置。环形筋板对应于内衬面上的位置是指环形筋板在箱本体外侧的位置向内对应到箱本体内衬面上的位置。
优选地,相邻抓钉间的间距与锚固钩间的横向距离相等,抓钉和与其相邻的锚固钩间的间距等于锚固钩间的纵向距离。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锚固钩包含底部的固定针和顶部的锚固爪。
优选地,所述锚固钩的高度为5-10cm,其中固定针的高度为锚固钩高度的1/2-3/4。
优选地,所述抓钉的高度为固定针高度的1/3-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点在于: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锚固结构的蓄热箱体,后期不管以任何焊接方式进行加工,均不会发生耐火材料内侧被拉裂的现象,并且在长期应用中也没有发生耐火材料内侧剥落的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蓄热箱体锚固结构能够在防止耐火材料因焊接拉裂的基础上,保障蓄热箱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蓄热箱体锚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蓄热箱体锚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金鑫恒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焦作金鑫恒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93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拼接结构的抗渗碳砖
- 下一篇:炉门密封装置、炉门密封系统及烧结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