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液体加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78887.8 | 申请日: | 2017-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2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侯培浩;张芳;谢丽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H1/10 | 分类号: | F24H1/10;F24H9/18;F24H9/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830047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丝 入水口 温度传感器 加热主体 加热装置 温度采集 新型液体 主控电路 本实用新型 低温液体 恒温加热 加热过程 软件设计 受热液体 硬件设计 直接加热 出水端 出水口 圆柱型 变小 外壁 加热 鱼类 采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液体加热装置,其包括圆柱型加热主体、3个入水口,1个出水口、温度传感器、加热丝和主控电路。硬件设计上,加热部分位于圆柱形内部,避免加热主体外壁的直接加热;温度采集部分位于入水口,且远离加热丝,使温度采集更准确;通过受热液体上升,带动第2、3入水口的低温液体进入,使出水端温度与外界温度差值变小,加热过程更加均匀、稳定,可以保护液体内部鱼类。软件设计上,主控电路将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值与设定温度进行比较,决定是否启动加热丝,实现恒温加热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液体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的液体加热棒一般通过加热外壁与液体接触,从而实现加热功能。但此类产品存在许多弊端,首先外壁作为发热体使得液体内部的鱼类因接触外壁造成伤害,这也给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其次不均匀的加热可能使得局部液体温度过高,使得加热品质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液体加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液体加热装置,包括圆柱型加热主体、3个入水口,1个出水口、温度传感器、加热丝和主控电路。液体从入水口6进入圆柱形加热主体内部,加热丝使液体受热上升,上升过程中融合右侧入水口3和左侧入水口4内未被加热的液体,使出水口1中流出的液体与外界温度差值变小,加热过程更加均匀、稳定。软件设计上,温度传感器位于右侧入水口3上方,远离加热丝5,且远离出水口1,使得测量温度更接近真实值。主控电路将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值与设定温度进行比较,决定是否启动加热丝,实现恒温加热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液体加热装置的装置示意图;
图中:1-出水口;2-控制电路;3-右侧入水口;4-左侧入水口;5-加热丝;6-下方入水口;7-圆柱型加热主体;8-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在图1中,温度传感器(8)与控制电路(2)并联,控制电路(2)分析温度传感器(8)传回的实际温度信息与预设温度的差异,决定是否触发加热丝(5)。液体从下方入水口(6)进入加热主体(7)内部,受加热丝(5)的加热作用而上升,由于右侧入水口(3)和左侧入水口(4)的结构作用,带动外部液体进入,液体混合后从出水口(1)排出。其特征在于:加热主体包括入右侧水口(3)、左侧入水口(4)、下方入水口(6),出水口(1)、控制电路(2)、温度传感器(8)、加热丝(5);其中出水口(1)位于顶部。右侧入水口(3)和左侧入水口(4)在同一水平面上。加热丝(5)位于圆柱型加热主体(7)内部,且低于右侧入水口(3)所在水平面2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大学,未经新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88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矿物油预处理用热交换装置
- 下一篇:具有排废水功能的自动恒温加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