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吸除泡沫的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8128.1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6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贺宇;杜甫;刘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10 | 分类号: | D06B3/10;D06B15/02;D06B2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槽 吸除 吸口 异形 玻璃纤维布 表面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含浸装置 吸除装置 橡胶管路 挤压轮 气动泵 处理液中 倒漏斗状 高速生产 污染处理 聚合物 处理液 含浸槽 橡胶管 覆盖 积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吸除泡沫的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系统,涉及玻璃纤维布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含浸装置和泡沫吸除装置;含浸装置包括含浸槽、一对挤压轮;泡沫吸除装置包括呈倒漏斗状的异形吸口,气动泵,橡胶管路和回收槽;其中,回收槽位于一对挤压轮的下方以收集玻璃纤维布表面多余的处理液,异形吸口的入口向下并位于回收槽的液面上方,异形吸口的出口处连接橡胶管路,橡胶管路上设置有气动泵,异形吸口用以吸除回收槽收集的处理液中的泡沫。作为举例而非限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异形吸口对回收槽内泡沫的覆盖面积大,吸除效果高,在高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泡沫可被及时吸除,防止泡沫积累而形成聚合物污染处理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纤维布处理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吸除泡沫的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科技进步飞速,当前市面上所使用的智能产品不仅仅日趋轻薄,而且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多的功能集成在一个模块之上,电路板上的孔间距也越来越小,因此对电路板的整体性能是极大的考验,同时也要求原材料的品质提升至更高。电子级玻璃纤维布作为印制电路板的增强、绝缘主体,品质性能的提升也是必然,当前高端消费电子产品所使用玻璃纤维布的厚度已经降至20um,此类型高端玻璃纤维布品质最优的为日本生产,国内厂商所产出的高端产品在布面外观肉眼可见瑕疵上已与国外产品无太大差异,但在不可见的物性方面仍然无法提升至国外同等水平,整体性能不足。
玻璃纤维布属于无机物,单纯玻璃纤维无法与树脂进行有效的结合,所以玻璃纤维布制造厂商在玻璃纤维布织造完成之后都会在玻璃纤维布表面浸润一层耦合剂,此耦合剂存在两个化学键,一端与玻璃纤维布紧密结合,一端可与树脂的化学键结合,使玻璃纤维布与树脂形成稳定且紧密的化学结合而不是简单的物理覆盖,此项处理工艺中耦合剂的的好坏决定了玻璃纤维布整体性能的高低,但处理工艺的水平以及细节方面的处理也会对成品在下游客户中的良率造成极大影响。
玻璃纤维布为玻璃纤维纱经纬交织组成的平纹织物,经纬交织处会有孔存在,且玻璃纤维布使用的玻璃纤维纱为51~408根不等的单丝捻线而成,所以玻璃纤维布表面较为松散,会储存大量的空气,玻璃纤维布的处理工艺线速较快,玻璃纤维布高速进入含浸槽,浸润完成后从处理液中出来表面会带有大量的处理液,需要通过挤压轮将表面多余的处理液挤出再进入炉区烘干,因为玻璃纤维布中含有大量的空气,所以在出处理液经过挤压轮时会产生大量的泡沫,泡沫的大量积聚并粘附与布面会影响到耦合剂与玻璃纤维的有效结合,且泡沫暴露在空气中表面会逐渐氧化变黄,失去原有耦合剂的性能,粘附于布面造成污染,产出的玻璃纤维布在与下游胶水的结合时造成部分化学键无法有效结合,进而在印制电路板高温、高压的电测中产生布与胶水分层失效,影响成品的良率,此类型产品一旦作为成品进入消费者手中,机器使用的稳定性与持久性会大打折扣,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短路起火爆炸。
为了避免泡沫堆积造成的玻璃纤维布的品质异常,处理过程中需及时将挤压轮产生的泡沫去除。但是,目前都是通过人员手动捞除,效率低,且无法时刻在旁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少玻璃纤维布处理工艺中泡沫的危害,提高玻璃纤维布的品质,降低CCL报废,提供一种可吸除泡沫的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系统,在上浆处理的同时利用气动泵不间断地高效吸除挤压轮产生的泡沫。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吸除泡沫的玻璃纤维布表面处理系统,包括含浸装置和泡沫吸除装置;
所述含浸装置包括含浸槽、一对挤压轮、含浸辊和若干导向辊;其中,含浸槽中设置有处理液,一对挤压轮设置于含浸槽的斜上方,含浸辊设置于含浸槽内,若干导向辊设置于含浸槽的上方;且导向辊、含浸辊、导向辊、一对挤压轮沿玻璃纤维布的出布方向依次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和电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81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双联鼓
- 下一篇:一种来回移动式的纺织布料清洗设备